这首《观山水障歌》由唐代诗人江为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障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诗中以“适来一观山水障,万里江山在其上”开篇,巧妙地将宏大壮丽的自然景观浓缩于方寸之间,令人赞叹不已。
接着,“远近犹如二月春,咫尺分成百般像”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山水障的精妙之处——即使是在极小的空间内,也能展现出远近分明、四季变换的景象,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世界之中。
“一岩嵯峨入云际,七贤镇在青松里”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山岩与隐匿于青松之中的七贤形象,既展示了自然的雄伟,也融入了人文的雅致,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潭水澄泓不见波,孤帆滉漾张风势”则通过静谧的潭水与飘荡的孤帆,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相融合的和谐之美,展现了山水障在表现水景时的独特手法。
“钓鱼老翁无伴侣,孑然此地轻寒暑”描绘了一位孤独的钓鱼老翁,无论季节更迭,都独自在此地垂钓,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树婀娜,山崔嵬,片云似去又不去,双鹤如飞又不飞”几句,通过树木的柔美与山峰的峻峭,以及云鹤的灵动与静止,展现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美学原则,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良工巧匠多分布,笔头写出江山路”赞颂了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他们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细腻的描绘,将江河山川的壮丽景色呈现在人们眼前。
“垂柳风吹不动条,樵人负重难移步”以垂柳和负重的樵人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山水障作品的静谧与深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画面背后蕴含的宁静与力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山水障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