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朱通判敦儒韵(其二)

天台山下草堂深,樽酒时倍钓叟倾。

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

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天台山下草堂深”,点明了隐居之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幽静,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决心。接着,“樽酒时倍钓叟倾”描绘了诗人与钓翁共饮的情景,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生活态度。

“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两句,表达了诗人放弃世俗名利,回归田园,与自然为伍,不羡慕官场权贵的超然心态。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而非外在的荣誉和地位。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认为,真正的隐逸并不在于隐藏自己的身份,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与不受外界纷扰的束缚。

最后,“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探访,共享山林之乐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6)

吕颐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卒平内难。少长西北两边,娴於军旅;应诏上战守诸策,条画颇备

  • 字:元直
  • 籍贯:其先乐陵
  • 生卒年:1071年—1139年4月30日

相关古诗词

次仇待制韵(其一)

腐儒奋迹自山东,强欲区区效小忠。

恢复中原虽有意,翼扶兴运怅无功。

辞荣归去营三径,念昔何颜总百工。

海不扬波边堠啸,伫闻飞牍奏肤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仇待制韵(其二)

韭违轩陛归临海,颇幸栖身田亩间。

混迹每寻樵叟伴,放怀常羡钓翁闲。

君恩深厚司留钥,野性彷徨恋故山。

异日公成勋业后,巾车无惜过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郑顾道韵(其一)

南郊同赋出郊篇,二纪光阴速箭传。

祠馆退归乖素志,帅藩承乏愧前贤。

羸驱岂愿留湖外,清梦时惊到海壖。

待得秋风归旧隐,黄鸡白酒养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郑顾道韵(其二)

不读离骚不著书,竹篱环合野人居。

开樽细酌山中酒,挂壁闲看卧雪图。

出处似非还似是,宦名如有亦如无。

故人意厚题佳句,岂为疏狂鄙接舆。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