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和叶圣予三首(其三)

江阔风帆急,潮回沙露痕。

寒林无剩叶,茅舍各成村。

雁落烟波渺,鸦归野色昏。

未知孤客棹,今夜泊谁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江面宽广风力强劲,潮水退去沙滩留下痕迹。
寒冷的树林中叶子已寥寥无几,简陋的茅草屋各自独立成村。
大雁消失在遥远的水波中,乌鸦归巢,野外景色变得昏暗。
我这孤独的旅人,今晚会停靠在哪家的门前呢?

注释

江阔:江面宽阔。
风帆急:风力强劲,船帆快速飘动。
潮回:潮水退去。
沙露痕:沙滩上留下的潮水痕迹。
寒林:寒冷的树林。
无剩叶:几乎没有剩余的树叶。
茅舍:简陋的茅草屋。
各成村:各自独立成村庄。
雁落:大雁消失在。
烟波渺:远方的水波浩渺。
鸦归:乌鸦归巢。
野色昏:野外景色昏暗。
孤客:孤独的旅人。
棹:划船。
泊:停泊。
谁门:哪家的门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江景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心境和感慨。

"江阔风帆急,潮回沙露痕。" 这两句从宏观上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江景画面,强调了江水的辽阔与帆船疾行的情形,以及潮汐带来的自然印记。

"寒林无剩叶,茅舍各成村。" 写出了秋天树木凋零的萧瑟景象和远处茅屋散布如同小村落的意境,透露出一种荒凉与静谧。

接下来的"雁落烟波渺,鸦归野色昏。" 则是从鸟儿的视角继续描绘秋日的寂寞与暗淡之感,通过大雁的降落和乌鸦的归巢,烘托出一片暮色苍茫。

最后两句"未知孤客棹,今夜泊谁门。" 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与孤独感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夜晚停泊之地的好奇和不安。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景画卷,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在秋天旅行中的孤寂与思索。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舟中和叶圣予三首(其二)

桐江波渐滑,霁色午方开。

香火严兰若,烟霞老钓台。

崖高微径险,水转万山回。

欲访先生裔,相从买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舟中和叶圣予三首(其一)

云欲回风势,先埋逼晓山。

催程推路险,破冷觉杯悭。

帆腹欣初饱,篙师相对闲。

卧闻严子濑,只在片时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舟中和陈子东(其二)

低垂纸帐绝纤埃,冷透孤衾梦易回。

宿雾未收沙濑黑,大江才近水程开。

细搜景物归诗句,尽逐羁愁入酒杯。

最是推篷频问讯,岸傍未见一枝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白鹤寺

小泊古兰若,双槠发旧柯。

山光浮夜气,柳色媚春波。

僧类胡孙瘦,农师盗伯多。

野人时问我,新守政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