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其三)

人心显著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

若不沈潜格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人的本性容易显现,而内心的道德却微妙难见,只有在深入体验和理解时才能真正领悟。
如果不能沉下心来探究深刻的道理,即使话语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显著:容易显现,显而易见。
道心:内心的道德或精神。
体认:亲身经历和深刻理解。
沈潜:沉思、深入探究。
格至理:探究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言语:说的话。
奚为:有何用处,有什么意义。

鉴赏

这首诗探讨了人心与道心的关系,表达了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开篇“人心显著道心微”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世俗人心的浮躁与追求道德真理的心境之微妙。这里的人心指的是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而道心则是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悟性。

“体认深时始得知”一句,强调了只有在深刻体验和静心思考中,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到人生与宇宙的真谛。这句话也隐含着对内省修行重要性的肯定。

最后两句“若不沈潜格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则是说,如果不深入探索、思考以达到真理,即使有很多的话语也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沉潜”指的是深刻的思考和探究,而“格至理”则是达到了真理的境界。“虽多言语亦奚为”表达了对空谈无实践或深度理解的批评,强调了实际行动和深刻思索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出了一种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于外在繁华与内心修养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和郑季南喜雪(其三)

避地身穷道不穷,溪山好处句尤工。

水仙会得人心意,妆点茅茨画轴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郑季南喜雪(其六)

木火盈炉破夜阑,茅庵烘暖觉身安。

骄儿鼾寝僮眠却,些子天真不奈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郑季南喜雪(其四)

青女轻抛万宝妆,梨花庭院冷无香。

欲题好语觑天巧,搅尽枯儒几曲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郑季南喜雪(其一)

心閒无绪息纷纷,看尽山头护雪云。

何事被他风月恼,诗坛随分较功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