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雁门关北分降地,马邑山南已拜旗。
尽道汉家无顾藉,锦帆终不有迥期。
这首诗描绘了雁门关以北的边疆地带,突厥势力曾在此降服,马邑山南则是他们曾经归顺的象征。诗人耶律铸通过这两地,暗示了历史上的汉朝虽看似强大,但对突厥并无长远的控制或依赖。"尽道汉家无顾藉"表达了人们对汉朝政策的疑虑,认为汉朝不会长久庇护这些归顺者。最后一句"锦帆终不有迥期",则以锦帆航海的意象,暗示突厥人期待着脱离汉朝束缚,寻找更为自由的未来,暗示了他们对独立自主的渴望和对汉朝统治不确定性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反映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
不详
陈云寒压渭桥低,四野惊雷殷鼓鼙。
约定引还云骑去,一时争喷北风嘶。
貔虎扬威指顾閒,先声已碎玉门关。
向来香史情何在,已说元戎逼铁山。
热海气蒸为喜雨,冻城寒结就愁阴。
中心甚欲期真宰,教使人知造物心。
雪海迤延穷地界,雪山迢递际天涯。
但为日月光临处,终不曾偏照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