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题四皓图二首(其二)》。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张良(即“留侯”)的智慧与谋略,以及四位隐士(四皓)的神秘形象,展现了对历史事件深刻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
首句“青宫安后汉几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背景,暗示了汉室江山在动荡中得以稳固,但危机四伏。这里的“青宫”可能暗指汉室的继承者或象征着权力的中心,而“后汉”则指向汉朝的后续时期。这一句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回顾,也预示了接下来将要展开的故事。
次句“事在高人合早知”,点明了关键在于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高人”。这里的“高人”指的是能够洞察大局、预见未来的人物,他们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句话强调了智谋与先见之明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重要性。
接着,“闻说留侯多秘计”,提到张良作为历史上的智者,拥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策略与计谋。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以其深谋远虑和智勇双全著称,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里通过“秘计”一词,不仅赞扬了张良的智慧,也暗示了他所采取的行动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最后,“当时别有四须眉”,将话题转向了四位隐士(四皓),他们以白须白眉的形象出现,与张良形成对比。这句诗意味着除了张良之外,还有其他四位同样智慧超群的人物,他们在关键时刻提供了支持或建议,共同影响了历史的走向。这里的“四须眉”不仅描绘了他们的外貌特征,也象征了他们作为智者的身份和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良和四位隐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历史转折点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他们智慧与谋略对稳定局势、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性。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智慧与决策在社会变革中的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