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一)

不用浮文荐子虚,底须沧海问遗珠。

若为尚作稽康累,懒慢难酬满案书。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一)。文徵明以轻松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文牍工作繁琐、应酬频繁的不满和无奈。

首句“不用浮文荐子虚”,意指不必用华丽的辞藻去推荐虚构的事物,暗含对那些无实质内容、徒有虚名的推荐的讽刺。接着,“底须沧海问遗珠”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空洞无物的推荐的不屑,比喻在浩瀚的海洋中寻找遗失的珍珠,实属多余之举。

“若为尚作稽康累,懒慢难酬满案书”两句,直接点明了作者对于繁重文书工作的厌倦与不满。这里引用了嵇康的故事,嵇康因懒散而被责罚,以此自喻,表达自己因工作懒散而难以完成堆积如山的文书任务的困境。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引用,既展现了作者对日常工作的调侃,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的情绪,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文人特有的风趣与智慧。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二)

绝涧深林付窅冥,三年惭负草堂灵。

青山应笑东方朔,何用俳优辱汉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三)

千年处士说林逋,漫有声名达帝都。

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论封禅有书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四)

春风次第水增波,千里清淮一棹过。

更恐南行劳应接,随堤新柳似新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五)

平生艺苑说荆关,点笔虽忙意却闲。

何用更骑黄犊去,右丞胸次有江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