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春色遍横塘。年华巧、过雨湿残阳。

正一带翠摇,嫩莎平野,万枝红滴,繁杏低墙。

恼人是,燕飞盘软舞,莺语咽轻簧。

还忆旧游,禁烟寒食,共追清赏,曲水流觞。

回思欢娱处,人空老,花影尚占西厢。

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

看恋柳烟光,遮丝藏絮,妒花风雨,飘粉吹香。

都为酒驱歌使,应也无妨。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翻译

春天的景色布满了横塘,美好的时光巧妙地在雨后夕阳中度过。
满眼翠绿随风摇曳,嫩草覆盖的平原上,万千花朵挂着雨滴,红艳的杏花低垂着枝头。
令人烦恼的是,燕子轻盈地飞翔,莺鸟的歌声在轻柔的鸣叫中变得低沉。
回忆起往昔的游玩,那禁烟节和寒食日,我们曾一起追寻清雅的赏心乐事,沿着弯曲的流水饮酒赋诗。
回想那些欢乐的时刻,人已老去,只有花影依然映照在西厢。
可惜的是,曾经环绕的绿眉佳人如今不在,秀发如云的女子已各自分散。
她们看着柳树在烟雨中摇曳,嫉妒花朵在风雨中飘落,花瓣随风散香。
这一切都因酒而起,或许歌声和欢笑并未因此而停止。

注释

春色:春天的景色。
遍:遍布。
年华:美好的时光。
禁烟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后。
流觞:古人饮酒游戏,将酒杯放入流水,随水漂流,取到的人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细腻,充分展现了宋代词人在自然写作上的巧妙手法。

开篇“春色遍横塘”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致,其中“横塘”给人的感觉是一片开阔的水边景观。紧接着,“年华巧、过雨湿残阳”透露出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伤,春光易逝,岁月匆匆。

接下来的几句“正一带翠摇,嫩莎平野,万枝红滴,繁杏低墙”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这里,“翠摇”指的是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嫩莎”形容草色新鲜而柔和,而“万枝红滴”、“繁杏低墙”则描写了花开满径、果实累累的景象,春意盎然。

中间几句“恼人是,燕飞盘软舞,莺语咽轻簧”展示了诗人对春日里那些令人心动的细微之处的捕捉。燕子的舞蹈和莺鸟的鸣叫都成了诗中的点睛之笔,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温婉。

随后,“还忆旧游,禁烟寒食,共追清赏,曲水流觞”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禁烟寒食”暗示了某种 禁欲或者节制的情境,而“共追清赏”表达了一种共同回忆与欣赏美好的情感。

最后几句“回思欢娱处,人空老,花影尚占西厢。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中,“欢娱处”的回忆和“人空老”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花影尚占西厢”则是时间流逝后自然景象依旧的写照。接下来的“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描绘了一种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场景。

结尾部分“看恋柳烟光,遮丝藏絮,妒花风雨,飘粉吹香。都为酒驱歌使,应也无妨”则是诗人对现实中的种种美好不忍离去的情感表达。这里的“妒花”表现了对花的珍惜和不舍,而最后一句“都为酒驱歌使,应也无妨”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态度,似乎在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可以借助酒和音乐来抒发胸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收录诗词(93)

方千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

晚烟直。池沼波痕皱碧。

年芳为、花态柳情,采粉揉蓝酿春色。繁华记上国。

曾识。倾城幼客。

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行云去无迹。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当时谁信盟言食。

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

况分散南北。悲恻。万愁积。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

天涯何处相思极。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

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四园竹

花骢纵策,制泪掩斜扉。

玉炉细袅,鸳被半闲,萧瑟罗帏。

银漏声,那更杂、疏疏雨里,此时怀抱谁知。恨凄其。

西窗自剪寒花,沈吟暗数归期。

最爱深情密意,无限当年,往复诗辞。千万纸。

甚近日、人来字渐稀。

形式: 词牌: 四园竹

氐州第一

朝日融怡,天气艳冶,桃英杏萼犹小。

燕垒初营,蜂衙乍散,池面烟光缥缈。

芳草如薰,更潋滟、波光相照。

锦绣萦回,丹青映发,未容春老。倦客自嗟清兴少。

念归计、梦魂飞绕。

浪阔鱼沈,云高雁阻,瞪目添愁抱。

忆香闺、临丽景,无人伴、轻颦浅笑。

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

形式: 词牌: 氐州第一

玉烛新.海棠

海棠初雨后。似露粉妆成,肉红团就。

太真帐里,春眠醒、缓蹙楼前宫漏。

潮生酒晕,独自倚、阑干时候。

吹鬓影、斜立东风,馀寒半侵罗袖。

骊山宫殿无人,想笑问君王,艳容如否。万花竞斗。

难比并、丽美巧匀丰瘦。闺房挺秀。

□一顾、丹铅低首。应对、羯鼓声中,清歌美奏。

形式: 词牌: 玉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