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返

手挽溪风满草堂,喜逢小舸系篱旁。

寻源波底出山影,乱眼鸦群翻夕阳。

苍翠穿桥灵境换,星辰垂野断魂凉。

偷闲遗世无人觉,微起钟声认道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三立在四月十六日游览初堂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手挽溪风满草堂”写诗人亲自挽着溪风,漫步在草堂之中,享受着自然的轻拂。接着,“喜逢小舸系篱旁”表达了诗人遇见小船停靠在篱笆边的喜悦,暗示出行的惬意。

“寻源波底出山影”描绘了在溪流中探寻源头,山影倒映其中,画面宁静而深邃。接下来,“乱眼鸦群翻夕阳”则转而描绘夕阳下乌鸦纷飞的动态景象,增添了生动与热闹。

“苍翠穿桥灵境换”描述了穿过桥洞时,绿色的景色仿佛转换为灵秀的仙境,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而“星辰垂野断魂凉”则写出夜幕降临,星空低垂,田野间带来一丝凄凉的孤寂。

最后两句,“偷闲遗世无人觉,微起钟声认道场”表达了诗人在这片静谧中偷得片刻悠闲,远离尘嚣,唯有微弱的钟声提醒这是修行的场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收录诗词(212)

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用韵答宗武秋夜集初堂坐客为说鬼故有末句

投山归鸟与衔晴,摇荡秋光柳岸清。

魂梦叠为溪涨涴,须眉低映酒波明。

偶依近局尊闲味,赢得哀歌托后生。

灯底都成新鬼世,残宵弄影一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

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

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

开物精魂馀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

六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用前韵写苍虬宅也饮馀兴

松出高墙菊在盆,迷离光影镜中存。

灯如星点渴围坐,屋漏雨声凉有痕。

泥饮何妨遭杜甫,山行几欲叱王尊。

狂歌醉语沉沉夜,莫数生前白发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