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憔悴有时,气节易过。
人生若寄,抱恨如何?夙兴夜寐,念子实多。
宇暧微霄,淡焉虚止。愿言不获,敬赞德美。
匪善奚敦,聆善若始。允迪前踪,我之怀矣。
东园之树,言息其庐。斯晨斯夕,有琴有书。
云胡以亲,念兹厥初。慨然寤叹,岁月眇徂。
肃矣我祖,允构斯堂。余岂云坠,载警秋霜。
接迹高轨,历世重光。熙熙令音,厥族以昌。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九畴所作的《题过谨言先生慕劬室图四言四章》,通过四言体的形式,表达了对过谨言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所建“慕劬室”的赞美。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采采荣木,蔚蔚洪柯”描绘了树木茂盛的形象,暗喻过谨言先生的品德与成就如同繁茂的树木一般,令人敬仰。“人生若寄,抱恨如何?”则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过谨言先生长久影响的深思。
“夙兴夜寐,念子实多”展现了诗人对过谨言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宇暧微霄,淡焉虚止”则以宇宙的广阔与虚空来衬托过谨言先生的高尚品质与深远影响。“愿言不获,敬赞德美”表达了诗人虽未能亲自表达敬意,但内心充满对过谨言先生美德的赞美之情。
最后,“接迹高轨,历世重光”赞扬了过谨言先生的道德风范跨越时代,光芒永存。“熙熙令音,厥族以昌”则预示着过谨言先生的教诲与精神将使家族繁荣昌盛,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谨言先生及其“慕劬室”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对道德品质与家族传承的重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不详
不堪双鬓已成丝,久客难归事可知。
无数兴衰经眼过,老年记取少年时。
十载羁湘两鬓华,轻装细雨出长沙。
半帆红日催归客,一路青山送到家。
江上忍攀新种柳,篱边待看故园花。
同舟琴鹤增行色,情话蓬窗兴倍赊。
此地昔曾过,惊心贼据关。
青山悲乱后,白首庆生还。
流水十年事,归云千里间。
举杯佳节近,且喜醉开颜。
我实幽居士,聊为陇亩民。
姿年逝已老,终日无一欣。
虚室绝尘想,闲居离世纷。
清风脱然至,鸣鸟声相闻。
涉暑经秋霜,不见相知人。
瞻望邈难逮,兴言在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