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杜丈见过

短章韵埙篪,大篇谐韶濩。

诗中晏平仲,执鞭所欣慕。

相望一水远,匏系未得去。

轩车贲穷巷,闾里亦惊误。

向时苏季子,尝有过情誉。

轻身先匹夫,岂不以渠故。

茅檐一席地,坐语西日莫。

袖中石鼎诗,未出吾已惧。

十年风雅学,狭径多窘步。

譬如策驽跛,行此九折路。

书须圯下得,禅有鳌山悟。

祈公不惜口,更举末后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名为《谢杜丈见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执着。

首联“短章韵埙篪,大篇谐韶濩”以音乐为喻,形容诗歌的韵律和谐,既有短小精悍的篇章,也有宏大的作品,如同埙篪之音与韶濩之乐,各具特色又相互映衬。

颔联“诗中晏平仲,执鞭所欣慕”引用晏平仲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晏平仲谦逊有礼、才华横溢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虽非晏平仲,但对这样的品德和才能依然心生向往。

颈联“相望一水远,匏系未得去”描绘了一幅隔水相望、难以逾越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因某种原因未能相聚的遗憾。

尾联“轩车贲穷巷,闾里亦惊误”通过轩车驶入穷巷的场景,展现了友人的到来给平凡生活带来的惊喜与改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几联“向时苏季子,尝有过情誉。轻身先匹夫,岂不以渠故”引用苏季子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在友情面前个人利益的微不足道。

“茅檐一席地,坐语西日莫。袖中石鼎诗,未出吾已惧”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简陋茅屋中的对话情景,以及对未完成作品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最后,“十年风雅学,狭径多窘步。譬如策驽跛,行此九折路。书须圯下得,禅有鳌山悟。祈公不惜口,更举末后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十年来在文学道路上的艰辛探索,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同时,也邀请友人分享更多的智慧与见解,共同探讨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89)

周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字:信道
  • 号:蠹斋
  • 籍贯:济南
  • 生卒年:1135—1177

相关古诗词

同范三哥访鉴长老鉴犍为人而挂锡金山

愔愔山月照峨眉,未暇西游鬓已丝。

胜日来陪巨卿友,莫年亲见德云师。

解除须发元非错,肯老山林更自奇。

趺坐绳床两无语,此心真有几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口占送汪元章兼柬述之同年

君行社燕前,老意倍凄然。

离思秋声里,归程夕照边。

久藏和氏璧,行著祖生鞭。

为语同门友,吾贫亦去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有怀杜丈仲微

弱岁元知有此翁,寸莛尝记昔舂容。

贞元名士浑无几,正始遗音仅此逢。

别后篇章应自课,老来伏腊定谁供。

飞鸿过尽空回首,倦客新年更自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德裕

此郎笔力如江汉,收卷波澜作此嬉。

三叹方惊永嘉末,两章还到建安时。

祗知妙语能祛疟,可悟虚名不疗饥。

同病同忧有如此,向来吾亦蠹鱼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