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
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之情,通过乔木和新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乔木岂能忘故国"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无论乔木还是诗人自己,都无法忘记那片心中的土地。"结茅聊复纪新亭"则是在描述一种寻找旧地的行为,结茅意指在荒废之地建立新的居所,而"聊复"意味着再次回到过去的地方,"纪新亭"可能是对某个旧日聚会地点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转向了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宁静。"此君玉立傍无友"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如玉的人物站在那里,而他身边却没有朋友,这里"此君"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一种抽象的形象,代表着一种高洁脱俗的孤独。而"犹有幽禽静可听"则是在说尽管周围没有人的声音,但依然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鸟鸣,这种自然的声音成为了诗人唯一的伴侣。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和对现实中孤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著我数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
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
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
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
独立千林压众葩,正由风骨傲烟霞。
谁教群玉峰头客,也染红裙一幅纱。
一线春从地脉回,工夫先是到江梅。
雪边竟觉丰标别,曾向玉堂堂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