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亢

此地犹天府,当年竟入秦。

燕丹不可作,干载自悽神。

野烧村中夕,枯桑垄上春。

一归屯占后,墟里少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督亢》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

首联“此地犹天府,当年竟入秦”,开篇即以“天府”二字描绘出督亢之地往日的富饶与繁荣,与下句“当年竟入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转折。督亢,位于今河北涿州附近,历史上曾是燕国的重要领土,秦灭六国时,督亢被纳入秦国版图,这一变化不仅关乎地理空间的更替,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文化意义。

颔联“燕丹不可作,千载自凄神”,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燕太子丹,表达了对这位历史英雄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的惋惜之情。燕丹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曾策划刺杀秦王嬴政,以阻止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因个人的努力而改变方向,千年后,这一故事仍令人感怀,不禁生发出深深的悲凉与感慨。

颈联“野烧村中夕,枯桑垄上春”,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傍晚时分,野外的火光映照着村庄,一片荒凉;而春天来临,枯萎的桑树在田间地头重新展现出生机。这种景象的对比,既是对历史变迁的直观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暗示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的力量也永远不会消逝。

尾联“一归屯占后,墟里少遗民”,收束全诗,点明了督亢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沉寂与衰败。屯占,可能是指某种军事行动或土地分配方式,这里的描述反映了督亢在历史变迁中的最终命运——人烟稀少,荒废破败。这一结局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洞察。

综观全诗,《督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还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变迁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京师作

呜呼古燕京,金元递开创。

初兴靖难师,遂驻时巡仗。

制掩汉唐闳,德俪商周王。

巍峨大明门,如翚峙南向。

其阳肇圜丘,列圣凝灵贶。

其内廓乾清,至尊俨旒纩。

缭以皇城垣,靓深拟天上。

其旁列两街,省寺郁相望。

经营本睿裁,斲削命般匠。

鼎从郏鄏卜,宅是成周相。

穹然对两京,自古无与抗。

酆宫逊显敞,未央失宏壮。

西来太行条,连天瞩崖嶂。

东尽巫闾支,界海看滉瀁。

居中守在支,临秋国为防。

人物并浩穰,风流馀慨忼。

百货集广馗,九金归府藏。

通州船万艘,便门车千两。

绵延祀四六,三灵哀板荡。

紫塞吟悲笳,黄图布毡帐。

狱囚圻父臣,郊死凶门将。

悲号煤山缢,泣血思陵葬。

中华竟崩沦,燔瘗久虚旷。

宗子洎群臣,鸢岑与黔涨。

丁年抱国耻,未获居一障。

垂老入都门,有愿无繇偿。

足穿贫士履,首戴狂生盎。

愁同箕子过,悴比湘累放。

纵横数遗事,太息观今向。农?苦诛求,甲卒疲转饟。

且调入沅兵,更造浮海舫。

索盗穷琅当,追亡敝筑杖。

太阴掩心中,两日相摩荡。

火运有转移,虞天乱无象。

白水燄未然,绿林烟已炀。

空怀赤伏书,虚想云台仗。

不睹二祖兴,茕茕念安傍。

复思塞上游,汗漫诚何当。

河西访窦融,上谷寻耿况。

聊为旧京辞,投毫一吁怅。

形式: 古风

蓟州

北上渔阳道,阴风倍惨悽。

穷鱼浮淀白,孽鸟向林低。

故垒馀安史,居人斗霫奚。

停骖聊一问,几日到辽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玉田道中

我行至北方,所见皆一概。

岂有田子春,尚守卢龙塞。

驱车且东之,英风宛然在。

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秽。

浭水久还流,盘山仍面内。

地道无亏崩,天行有蒙昧。

骋目一遐观,浩然发深忾。

可怜壮游人,不遇熙明代。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永平

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

冯驩元不曾弹铗,关令安能强著书。

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

从兹一览神州去,万里徜徉兴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