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月下对酒》由明代诗人王直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月夜之下,面对孤城与万里浮云,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
首联“万里浮云尽,孤城画角残”,开篇即以壮阔之景引入,万里长空中的浮云散尽,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寂寥的景象。接着,“孤城画角残”则点出了一座孤独的城市,画角声在夜晚回荡,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悲壮。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寂深沉的氛围。
颔联“月从今夜满,人在异乡看”,转而聚焦于月光与人的关系。满月之夜,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凝望,月光洒落,既照亮了四周,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颈联“隐隐关山远,凄凄风露寒”,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凄清与诗人的孤独感。远处的关山若隐若现,显得格外遥远,而冷风与露水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几分寒意。这种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寂寞。
尾联“客愁难为减,应赖酒杯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难以消减,唯有借酒浇愁。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情绪的一种反映。通过“酒杯宽”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慰藉相结合,展现了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普遍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充满孤独、思乡与愁绪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