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

是句亦刬,非句亦刬。德山焚疏钞,临济烧禅板。

堪悲堪笑,一对无孔铁锤,驴年梦见正法眼。

形式: 偈颂 押[潸]韵

翻译

这句诗也是砍伐,不是句也是砍伐。
德山和尚焚烧经书,临济禅师烧毁禅床。

注释

是句亦刬:强调句子的界限也被打破。
非句亦刬:不仅仅是字句,连形式也被否定。
德山焚疏钞:德山和尚焚烧经书。
临济烧禅板:临济禅师烧毁禅床。
堪悲堪笑:令人悲叹又可笑。
无孔铁锤:比喻没有开悟的心灵。
驴年梦见正法眼:比喻长久期盼却难以实现的正法之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的作品,以简洁而深奥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独特见解。"是句亦刬,非句亦刬",意指即使是正确的教诲,也可能被误解或去除;反之,错误的话语也可能包含某些真理。德山和临济都是唐代禅宗大师,焚烧自己的著作和禅板,象征着他们破除形式,追求直指人心的真谛。

"堪悲堪笑",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世间纷扰的无奈,也有对修行者执着于文字与形式的苦笑。"一对无孔铁锤",比喻禅宗的顿悟,如同无法穿透的铁器,暗示了佛法难以言传的特性。"驴年梦见正法眼",则寓言般地描述了修行者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真正佛法本质的艰难过程,仿佛在梦中才能瞥见那光明的正法之眼。

整体上,这首诗揭示了禅宗对语言文字的超越,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心领悟的重要性,体现了宋代理性精神与禅宗实践的交融。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九)

一夏九十日,半月已过了。

有问蜡人冰,鼻孔仍依旧。我手何似佛手。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八)

心如虚空不可量,圣君寿量亦如是。

将如是法报皇恩,天上人间更无比。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七)

忆昔玉几时,分赃不合火。

今日蓦相逢,依然众恁么。

不恁么,睦州担板,云门脚跛。

形式: 偈颂 押[哿]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六)

般若锋,金刚焰。觌面当机,突出难辨。

春风一阵来,落花飞片片。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