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流何呼汹,浮梁朵动摇。
解装古棠邑,落日上轻舠。
水痕涨初落,木杪悬菱菱。
鬖髿紫须垂,乃长枯杨腰。
十室九空壁,野风吹屋茅。
目击实可惨,况闻千里遥。
明月照溶㵝,瓜山浮一瓢。
荧荧苇间火,疑有惊魂嗥。
此乡称膏腴,天吴偶肆骄。
哀鸿盍归来,春麦亟荷锹。
回首望吾乡,五坝频增高。
嗟哉滨淮田,岁岁沈波涛。
这首清代王荫槐的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以江流的汹涌和浮桥的摇曳开篇,展现出动态的画面。诗人行经古棠邑,夕阳映照在轻舟上,水面波动,木梢挂着菱角,增添了秋意。然而,沿途所见却是十室九空,荒凉破败,野风劲吹,茅草纷飞,景象凄凉。诗人深感悲痛,遥想千里之外家乡,明月照耀着洪水泛滥的瓜山,芦苇丛中闪烁着微弱的火光,似有惊魂哀鸣。原本富饶之地如今遭受天灾,他期盼哀鸿归巢,人们能尽快投入春耕。最后,诗人回首望去,家乡的五坝正在增高以防水患,感叹淮河沿岸的农田年年遭受波涛侵袭。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不详
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
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
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
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兀兀惟影对,凄凄寒夜心。
疏钟残梦觉,古殿一镫深。
松雨滴还歇,纸窗晴更阴。
由来车马客,谁肯此相寻。
西风与落叶,无处不纷纷。
照影临寒水,看山隔暮云。
夕阳明远寺,古路入荒坟。
杜若行堪把,因之转忆君。
料得南游客,于今欲白头。
好为将母计,莫惜折腰愁。
远道偏多雨,怀人畏及秋。
那知故乡客,十月未披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