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河亭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

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秋雨过后,天气晴朗,景色清澈,我在早晨来到广阔的亭台,高大的树下。
烟雾弥漫,我仿佛看见博望侯张骞乘着木筏在水面漂泊,太阳升起,文王为了避雨而登上山陵。
独自划船,我期待着独自出行,每当倚靠弯曲的栏杆,心中充满忧愁。
思念家乡和古人,总是让我感到悲伤离别,更何况此刻的哀歌,心情难以承受。

注释

宿雨:昨夜的雨。
霁景:雨后放晴的景色。
广亭:宽阔的亭子。
高树:高大的树木。
晨兴:早晨起来。
博望:博望侯张骞。
槎水:木筏入水。
文王:周文王。
避雨陵:为避雨而登上的山陵。
孤棹:孤独的小舟。
夷犹:犹豫不决。
独往:独自前往。
曲阑:弯曲的栏杆。
长凭:长久倚靠。
思乡:思念故乡。
怀古:怀念古人。
伤别:感伤离别。
哀吟:悲哀的吟唱。
意不胜:心情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秋雨后晴朗的景象,诗人在广阔的亭子里,面对高耸的树木,在晨光中感到精神振奋。博望山的烟雾横亘,而文王陵上的阳光洒落,显示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心中怀念着远方的家乡和古代的遗迹,每当凭栏而立,便不免陷入深深的思绪之中。哀吟之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这首诗语言平实,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和历史意识,是一首集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證道寺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

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

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孟德茂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

沙头人满鸥应笑,船上酒香鱼正肥。

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

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功名穷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鸂鶒

一宿南塘烟雨时,好风摇动绿波微。

惊离晓岸冲花去,暖下春汀照影飞。

华屋撚弦弹鼓舞,绮窗含笔澹毛衣。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汉代

汉代金为屋,吴宫绮作寮。

艳词传静婉,新曲定妖娆。

箭响犹残梦,签声报早朝。

鲜明临晓日,回转度春宵。

半袖笼清镜,前丝压翠翘。

静多如有待,闲极似无憀。

梓泽花犹满,灵和柳未凋。

障昏巫峡雨,屏掩浙江潮。

未信潘名岳,应疑史姓萧。

漏因歌暂断,灯为雨频挑。

饮酒阑三雅,投壶赛百娇。

钿蝉新翅重,金鸭旧香焦。

水净疑澄练,霞孤欲建标。

别随秦柱促,愁为蜀弦么。

玄晏难瘳痹,临邛但发痟。

联诗徵弱絮,思友咏甘蕉。

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

黼帏翘綵雉,波扇画文鳐。

荇密妨垂钓,荷欹欲度桥。

不因衣带水,谁觉路迢迢。

形式: 排律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