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其一)

芦峰深处无人到,门前雪压枯松倒。

板声惊起梦中人,一条古路清风扫。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山林景象。首句“芦峰深处无人到”,直接点明了地点的偏远与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门前雪压枯松倒”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雪压枯松不仅描绘了冬日的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板声惊起梦中人”,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通过“板声”这一特定声音,打破了宁静,唤醒了沉睡或沉浸在梦境中的人。这里的“梦中人”可以是诗人自己,也可以是任何在梦中寻求避世之境的人,象征着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一条古路清风扫”,以“古路”为线索,引出了“清风扫”的动态画面,既是对前文静止场景的一种补充,又赋予了整个画面以生命力。这条“古路”可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清风扫”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清洁与净化,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山中的孤独与静谧,以及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释法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二)

欲明向上事,须具顶门眼。

若具顶门眼,始契出家心。

既契出家心,常具顶门眼。

形式: 偈颂

会顶门眼偈

四京人著衣吃饭,两浙人饱暖自如。

通玄峰顶香风清,花发蟠桃三四株。

形式: 偈颂

偈颂十五首(其一)

圆伊三点未轻酬,句句无私即便休。

点的锋芒徒拟议,明明端的不当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十五首(其二)

律管吹灰是此辰,应当识取看牛人。

心田耕遍无馀地,须信灵苗不犯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