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巴里坤客帐祀先

昔日公孙瓒,临岐祀北邙。

潸然感先德,忘却在殊乡。

烛借穹庐火,牲求牧泽羊。

荒寒一瓯雪,聊抵奠椒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亮吉在除夕之夜,身处巴里坤这个异乡之地,对祖先进行祭祀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先人的缅怀。

首句“昔日公孙瓒,临岐祀北邙”借用典故,以公孙瓒临别时祭祀北邙山为先祖之墓,暗示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不忘祭拜祖先,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礼俗的尊重与传承。

“潸然感先德,忘却在殊乡”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先祖恩德的深深感激,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里的“殊乡”不仅指地理上的偏远,更包含了心理上的隔阂与疏离。

“烛借穹庐火,牲求牧泽羊”描绘了祭祀时的场景。烛光借用了穹庐(蒙古包)中的火光,牲畜则从牧区带来,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祭祀仪式的尊重与还原,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异乡寻找家乡元素以寄托情感的努力。

“荒寒一瓯雪,聊抵奠椒浆”则是对祭祀过程的总结。在荒寒之地,一杯雪水代替了传统的椒浆(一种祭祀用的酒),虽然条件简陋,但诗人依然用心准备,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具体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祖先的深情厚意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哈密三首(其一)

高山连关勒,古郡控伊吾。

地远天难尽,沙明海不枯。

举头飞鸟没,回首片云孤。

牵马入城市,言寻卖酒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哈密三首(其二)

东接敦煌郡,南连吐鲁番。

咽喉通月窟,衣带俯河源。

日影春城黯,风声戍角喧。

太平无绝檄,中外一屏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哈密三首(其三)

村落如棋布,炊烟屋上斜。

耕田多服马,戽水不悬车。

错壤平宜稌,衡门半种瓜。

停骖揖老叟,暂与话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乌鲁木齐

额鲁公孙此建瓴,天戈万里下风霆。

山围蒲类分西谷,云护沙陀拱北庭。

不断角声横月白,无边草色入天青。

辑怀城上舒雄眺,尽把耕畴换牧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