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十子六艺兼通,文学溯薪传,北方未先于吴会;
九百里群英毕萃,礼仪表茅蕝,东林以后有君山。
此联赞颂了南菁书院在学术与文化传承上的卓越贡献。上联“七十子六艺兼通,文学溯薪传,北方未先于吴会”中,“七十子”借指众多学者,六艺兼通则表明了书院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从文学到技艺,皆有深入研究。“溯薪传”形象地描绘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过程,如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里将北方与吴会(今江苏一带)进行对比,强调了南方在学术文化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下联“九百里群英毕萃,礼仪表茅蕝,东林以后有君山”进一步阐述了书院在人才汇聚与礼仪教化方面的成就。“九百里群英毕萃”形容书院吸引了来自广阔区域的优秀人才,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礼仪表茅蕝”则强调了书院在礼仪教育上的重视,通过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使之成为社会的楷模。“东林以后有君山”可能暗含了对书院影响深远的期许,意指书院的教育理念和成果如同君山一样,不仅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更将在未来继续发光发热,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整体而言,此联高度赞扬了南菁书院在学术、文化、人才培育以及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
不详
言旧学则功在继往,言新学则功在开来,辅相裁成,金鉴千秋光日月;
其居官则不树党援,其居家则不营生产,公忠廉正,丹心万古照云霄。
生执一经为弟子;死营孤冢傍先生。
金鉴千秋,八荒寿域;衮衣九命,三辅黄图。
平吴大憝,拯晋奇灾,丹诏表元勋,草木亦知贤太傅;
胸有甲兵,身骑箕尾,苍冥留浩气,河山常壮圣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