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番行路一番愁,还自儿时到白头。
路不唤君君自去,为谁著急不归休。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行闻竹鸡二首》之二。诗中的“一番行路一番愁,还自儿时到白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旅途的感慨。每一步行走,每一次心中的忧愁积累,从幼年到老年,这是一种生命历程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体验。
“路不唤君君自去,为谁著急不归休”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中的离别与选择时的豁达与超脱。这里的“路”是指人生道路,“君自去”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不必为外界的声音所牵绊。而“为谁著急不归休”则是在问自己,为何总是在某些事情上焦虑不已,而不能安心享受现状。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劝诫人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要有自我主导,顺其自然,不必过度烦恼。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山行三日厌泥行,幸自今晨得一晴。
又听数声泥滑滑,情知浪语也心惊。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水从常润路都迷,曲曲长河曲曲堤。
不是两窗供日脚,更无南北与东西。
鸡犬渔翁共一船,生涯都在箬篷间。
小儿不耐初长日,自织筠篮胜打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