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题碧海乘槎图

海波平。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

徐福不还,鲁连避世,千秋呜咽潮声。

试寄语燕昭汉武,问求仙何日到蓬瀛。

成连一去,天风海水,何处移情。

日暮碧云天远,见蜃楼明灭,蛟渚澄清。

千仞银涛,片帆飞度,云山划断空青。

快此际乘风破浪,指东南万里鹏程。

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碧海乘槎图"为题,描绘了海上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海波平"三字,简洁地勾勒出海面的宁静,"正相思无限,隔秋水盈盈"则借景抒怀,寓含着深沉的情感。接下来引用徐福东渡、鲁连避世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潮声千秋呜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追寻与失落。

词中通过向燕昭、汉武两位历史人物发问,表达了对长生不老仙道的探询,以及对成连仙人离去后情感转移的想象。"日暮碧云天远",画面转向傍晚时分,蜃楼若隐若现,蛟渚清澈,展现出瑰丽的海上奇观。"千仞银涛,片帆飞度"描绘出大浪翻滚与孤帆独行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作者的豪情壮志。

最后,词人乘风破浪,意欲直航东南,踏上万里鹏程,直指蓬莱仙境,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决心。"立向蓬莱高处,目断瑶京"收束全词,以站在仙境之巅遥望京都,寄托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刘师培的这首《一萼红·题碧海乘槎图》词藻华丽,意境深远,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7)

刘师培(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贺汪伯唐子娶妇

老子擎天手。到年来、婆娑风月,无心圭卣。

绣佛长斋隐人海,万事秕糠尘垢。

但甘为、哀鸿奔走。

酒肉朱门道旁骨,为郎君、积德求佳偶。

宾欲醉,筵无有。桃花流水春深后。

见新人、心肠菩萨,同符君舅。

玉镜台前青绫幛,昧旦双双上寿。

更准备、催妆几首。

织就天孙宫样锦,问而翁、被得苍生否。

君子曰,众人母。

形式:

浣溪沙.贺狄巽公长郎九乾新婚

用九乾元见在田。海虞瑶岛咏胡天。

武襄门第月长圆。

西洛才名称国宝,东莱博议本家传。

戴铜面具拜张仙。

形式:

望江南(其一)青岛聊居作

聊居好,长夏似深秋。

薄雾沈沈迷屋角,轻风剪剪逼楼头。垂钓欲披裘。

形式:

望江南(其二)

聊居好,绕屋碧纱笼。

树枳为篱潘岳赋,纫兰做佩屈原风。花笑满园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