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者且述下悰云(其一)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

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

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

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

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

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

我老不可待,权舆已欣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老艾先生去世了,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
人们常常惋惜他的离世,他的著作应该集结出版流传。
他的儿子东峦继承了他的遗志,收集整理他的遗稿。
虽然他能登上网山,却没有工具来雕刻铭刻。
跟随他学习的人几乎都已不在,他的著作大多散失捐赠。
裔孙韪君决心接手,发愤图强开始编纂。
初步的甲集已经发行,但因薪水微薄难以筹集资金。
他在晚春时题写在墙壁上,名字在蓝田之地熠熠生辉。
他计划增加衣物储备以资助后续工作,乙丙两卷也将相继完成。
他必定会搜集到满满十卷,只希望他能步步高升。
我已经老去,但看到这一切我很欣慰。

注释

艾先生:指代老艾。
殁:去世。
骎骎:迅速的样子。
四纪年:四十年。
衣冠:指代社会地位或学问。
文字:著作。
刊传:集结出版流传。
犹子:晚辈,子嗣。
遗藁:遗留的文稿。
掇拾:收集整理。
网山:比喻学术之峰。
无刀:没有条件。
雕镌:刻写铭刻。
殆尽:几乎全部消失。
散捐:散失捐赠。
裔孙:后代子孙。
韪君:某位子孙的名字。
收编:编纂整理。
甲集:第一部作品。
流布:发行传播。
俸微:薪水微薄。
艰得钱:难以筹集资金。
晚春:春季末期。
题壁:题写在墙壁上。
蓝田:比喻美好的地方。
制锦:比喻筹划。
增廪给:增加储备。
乙丙:后续作品。
踵前:相继。
搜罗:搜集。
盈十:满十卷。
高迁:晋升。
权舆:开始。
欣然:欣慰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对中国古代学者艾轩先生的悼念与敬仰之作。诗中首先表达了对艾轩先生去世的哀悼,四十年的岁月匆匆而过,令人惋惜。诗人称赞艾轩先生的学问和文字,希望能将其著作刊行流传后世。

接着,诗人提到艾轩先生的儿子和后人艾韪君继承了先人的遗志,决心整理并刊印文集,尽管面临经济困难,但仍坚持不懈。艾韪君的努力使得艾轩先生的部分作品得以传播,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诗中提到“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描绘了艾韪君在春天写下这些文字,其名字如同照亮了蓝田般熠熠生辉。随后,诗人期待艾韪君的事业能继续发展,更多著作问世,并祝愿他仕途顺利。

最后,诗人自谦年事已高,无法再参与此事,但对艾韪君的行动表示欣喜和支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艾轩先生的怀念,也是对后继者传承学术精神的鼓励。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上以揄扬其问学下则得佛家以法布施之意前后数君子有是志而不果今日薄西山幸一见此喜成古风三篇以贺后来之有作者且述下悰云(其三)

蚤岁过玉融,悟逢陈叔盥。

曾待艾翁来,国风话长短。

忽听诵采蘋,玉川茶八碗。

因入网山门,多舍莆阳馆。

今喜文集行,源流心事满。

头颅七十六,见此抑何缓。

百为信有待,立志如君罕。

良晤向三山,汇缘非偶款。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

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

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

形式: 七言绝句

刘五十丈生日

与君他语自差殊,独爱交财是丈夫。

愿见年年生日会,老来活计尚关渠。

形式: 七言绝句

刘公父新理花畦约赏菊因成乐轩行

旧屋早易主,新椽办无钱。

帡幪托亲友,蹉跎经岁年。

碎累入安宅,只身出随缘。

引腹挂蛛网,移檐饵羽鲜。

所愧历游赏,不劳携馔筵。

美名吾敢僣,茂实众推先。

但名长乐郡,谁拟地行仙。

玉融未遍眼,银发久垂肩。

何况县十二,欲周里数千。

轩斋或寄寓,宿食辄留连。

公父白日暇,后园清兴牵。

种花成趣易,席草觉情宣。

犬鸡交巷陌,风月自林泉。

匼匝山围野,晴明霞散天。

红萸把虽过,黄菊采犹怜。

咏我昔文赋,泛渠今酒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