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

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耻。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

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杂咏》是明代诗人安希范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正直与偏邪、价值与功利之间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直道世不容”表达了诗人对坚守正直道路的无奈与痛苦,暗示在现实社会中,坚持真理与正义往往不被接纳或理解。接着,“枉已吾所耻”强调了诗人对于违背原则、妥协退让的反感和自我谴责,体现了其对道德底线的坚守。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是非曲直的独立判断,以及对个人得失的淡然态度,表明了他追求真理而不计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

“皎皎虽易污,庸庸亦可鄙”运用对比手法,指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洁也容易受到玷污,而平庸的行为同样值得鄙视,强调了人格的纯净与价值的重要性。

“宁为韫璞玉,勿作踰淮枳”以璞玉和枳木为喻,表达了宁愿保持自身纯洁和价值,也不愿成为失去本性的庸俗之物,凸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珍视和对道德品质的坚持。

最后,“期我同心友,百年共相矢”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追求长久的友谊与合作,展现了其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价值、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一)

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

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

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

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

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

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

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

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

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

形式: 古风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二)

相携过溪桥,宛转入村径。

门巷既萧閒,庭户岚光凝。

小斋幽且清,梅竹翠交映。

閒抽架上编,疑义互相證。

楸枰聊角奕,唐突叨屡胜。

欢情既巳洽,冷语皆可听。

饮啖颇适意,朋俦竞呼应。

宾主虽颓然,缥缈发馀兴。

取道丛竹边,扶筇陟危磴。

形式: 古风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

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

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

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

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

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

形式: 古风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四)

冥搜兴未已,夕阳忽西下。

湖光展轻縠,霞彩纷相射。

伫望既忘疲,盘石更可藉。

良会既巳逢,好景复堪诧。

迫暝乃言旋,主人固相迓。

儿童喜奔走,空庭期卜夜。

鲜脍荐盈□,芳醴酌深斝。

留宾意何穷,客子重致谢。

泛月吾欲归,扁舟乞相借。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