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僧形象,他已七十六岁高龄,岁月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修长的眉毛布满了霜白,头顶也堆积了如雪的白发。诗人听说这位老朋友的眼睛患有疾病,不禁产生了关切之情,询问何时能扶杖前来崇寿寺相见。整首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僧人的老态和诗人对友情的牵挂,流露出淡淡的哀婉与温情。
不详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寒雁明朝下五湖,长安西望独踌躇。
无情谁似张公子,两见秋风不寄书。
铜柱从君泣堕鸢,鸱夷心事五湖船。
头颅如此人间世,不得青山对暮年。
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
好留一掬黄泥水,墁却曹郎受禅碑。
仕晚自知为学拙,家贫人道治生疏。
满山薇蕨春风老,昨夜邻翁有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