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

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

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

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

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

相思隔明月,独吟逄早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联“相见汉皋晚,相思湘水春”通过描绘汉皋夜晚的相遇和湘水春天的相思,暗示了时空的遥远和情感的绵长。接下来,“若非捐佩者,定是解珠人”将思念之人比喻为古代故事中的赠珠或解佩之人,寓意其珍贵与深情。

“根头春已动,枝面雪浑消”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到来时生机盎然的情景,暗喻友人的情感也在悄然萌发。接着,“称是黄金屋,寻常贮阿娇”运用典故,将梅花比作富贵之家,寓言友人如同被珍藏的佳人,令人向往。

“南枝已先暖,北枝犹苦寒”通过对比梅花的不同生长状态,象征着诗人与友人间的境遇差异,以及对友人处境的牵挂。后两联“笛中吹不尽,画里得相看”和“故人不可见,梅花如故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将梅花与友人形象融为一体,即使现实中无法相见,也能在艺术中寄托相思。

最后,“相思隔明月,独吟逢早春”以月夜和早春的景象收束全诗,既写出诗人独自吟咏的寂寥,又借早春之景寄寓希望与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高超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送妇丧归弁山

结发念旧欢,抚心常忽忽。

馀生复何求,白日待西没。

药裹三年病,蓬颗千岁骨。

儿女远相送,悲风绕行绋。

空闺锁今雨,不见旧时月。

岂不念东归,临事有仓卒。

形式: 古风

寄呈揭曼硕

古人不可见,即欲见今人。

兰桂各异物,臭味自相亲。

峨峨白玉堂,遥遥紫宫邻。

风云集群彦,四海望光尘。

客星入牛斗,剑气横秋旻。

能无一日雅,慰我暮江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赏芍药似卫立礼

四月见红药,若与春光遇。

两人可对酌,群芳此孤注。

微风不动尘,馀熏散成雾。

谈谐遂终夕,聊用慰迟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钱季山方寸地

大田亘阡陌,厚积多忧虞。

治生方寸地,种德自有馀。

忠厚为畛畦,学问乃菑畬。

书中有珍味,子孙焉得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