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恕苦寒之什

繁云凝不散,朔吹动无涯。

林秃霜摧叶,河胶冻裂沙。

饥禽啄石发,彊鼠堕檐牙。

应有四方客,倍怀千里家。

老松坚自若,病竹折相叉。

喜拥重衾麝,愁闻绝塞笳。

谋温藉狐腋,辟冷泥榴花。

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誇。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浓密的云层凝聚不散,北风吹过无边无际。
树林因霜冻叶子凋零,河水冻结使沙滩裂开。
饥饿的鸟儿啄食石头寻找食物,强壮的老鼠从屋檐坠落。
远方的旅人此刻更加思念家乡千里之外。
老松依然坚韧如故,病弱的竹子折断交错。
欢喜地盖上厚厚的被子,却愁于听到边塞的胡笳声。
计划借助狐皮取暖,用石榴花的热力抵御寒冷。
难道非要等到寒冬大雪,才显出这景象的壮丽吗?

注释

繁云:浓密的云层。
凝:凝聚。
朔吹:北风。
林秃:树林光秃。
霜摧:霜冻摧毁。
河胶:河水结冰。
饥禽:饥饿的鸟。
啄石:啄食石头。
堕檐牙:坠落屋檐。
四方客:远方的旅人。
千里家:千里之外的家乡。
老松:老松树。
坚自若:依然坚韧。
病竹:病弱的竹子。
重衾:厚重的被子。
麝:麝香。
绝塞笳:边塞的胡笳。
谋温:计划取暖。
狐腋:狐皮。
辟冷:抵御寒冷。
穷冬:寒冬。
气象誇:景象的壮丽夸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寒冷气候的感受。首联“繁云凝不散,朔吹动无涯”以浓密的乌云和凛冽的北风开篇,渲染出一片苍茫的寒意。接下来的诗句中,“林秃霜摧叶,河胶冻裂沙”形象地刻画了树木凋零、河水冻结的场景,凸显了冬季的肃杀。

诗人通过对饥饿禽鸟啄食石头、强韧的老松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病弱的竹子因冷而折断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困苦与坚韧。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想象远方的游子更加思念家乡,而自己则借重裘暖身,听着边塞的胡笳声,感到忧愁。

“谋温藉狐腋,辟冷泥榴花”一句,诗人寻求温暖的方法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古人智慧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两句“岂待穷冬雪,方为气象誇”以反问收尾,暗示即使在最严酷的寒冬,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值得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冬季独特气象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的严寒,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国的深情。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两浙转运使吕少卿挽辞

卿月无光没使星,属封涕泪逐霜零。

敝裯旧服从身殓,素节清风到目瞑。

澄汰浊流师孟博,诛求横赋罪延龄。

尘埃尚父当年玉,寂寞韦贤奕世经。

千里九秋伤旅榇,一门三相起家庭。

谁提大笔书功行,为激贪夫作美铭。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依韵和志国首夏霖雨之作

平溪涨雨欲过人,后土浮泥苦寄身。

但得薰风如舜世,未应大水似尧民。

渊鱼弄沫知生乐,林鸟啼饥与死滨。

急浪横流成浩荡,阴云狂态转纷纶。

杯觞自好消长日,草树犹疑泣晚春。

杖策北园寻傲吏,葛衣飘洒任吾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雪二十韵

瑶林纷有蕊,玉海浩无津。

盖地都藏险,漫天不露垠。

片轻消凿落,光冷夺纯钧。

贺笏庭前客,欢杯陇上民。

清辉交夜月,妙曲次阳春。

兔苑谁传简,蚕崖自比银。

香沈宵爇麝,烟湿昼炊薪。

履没平三径,窗明断一尘。

乘时飞更急,带晚赏逾珍。

酒合斟琼液,巾宜顶白纶。

分形虽各值,洒润要皆均。

渗野今丰魏,飘筵昔瑞秦。

禽疑越贡雉,兽讶晋祥麟。

巧到枯株木,偏宜劲节筠。

寒林图似展,粉笔埽初匀。

尝爱漆园吏,寓言姑射神。

如公诗具美,揣物意尤亲。

久作依刘客,难追访戴人。

幕中赓绝唱,席右愧嘉宾。

不独调元手,风骚敌孟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

飘洒初惊晓,霏微或舞檐。

势应缘雨作,威未抵霜严。

水面琼销液,山头玉露尖。

偏能仁富室,只解虐穷阎。

樵冻肩增竖,鱼寒手懒钳。

助清归赋笔,送冷入歌帘。

退缩悲毚兔,埋藏愤老蟾。

旋醒疑酒薄,密拥喜炉添。

尚愧侔连璐,才宜比散盐。

飞轻忧絮妒,落早欠梅兼。

真宰恩先漏,丰年兆逆占。

绫加侍臣被,彤下使君幨。

预促群萌达,前惊百疠潜。

尤甚穷腊降,多后世情嫌。

形式: 排律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