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皇觉寺至西竺庵

夕阳桥,芳草浦。十里江村,九里成烟雨。

认是西湖堤上去。处处留人,处处留莺住。

送征帆,吹恨绪。衣绣相思,万里黄金缕。

今日轻阴明日絮。添了残红,便算春归路。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色,夕阳斜照在小桥上,河边的芳草丛生,远处的村庄在烟雨中若隐若现,仿佛西湖堤岸的意境。诗人行走在路上,感受到西湖般的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连莺鸟也被这景色吸引,留连不去。

接着,诗人的情感转向离别,目送着远去的船只,心中充满愁绪,那飘动的衣带似乎寄托着相思之情,如同黄金般珍贵。天气的变化预示着春天即将逝去,轻阴转为飞絮,而那些残存的红花,仿佛在宣告春天的终结,成为了春归的标记。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觉寺至西竺庵这段旅程中的情感波澜,以及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黄燮清的词作,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将之皖江和筱南见赠韵

恁相见、匆匆如许。柳未成丝,已飘离绪。

梦与春分,被风吹散甚时聚。

酒阑人别,依旧向、天涯路。

杜宇尽情啼,又不是、轻帆归去。谁赋。

赋销魂第一,只有送君南浦。

支篷望远,更添上、暝烟疏雨。

看暮色、渐入空江,作两地、黄昏凄楚。

算此后相思,应与幽兰同语。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齐天乐(其一)帆影

轻帆最是无情物,年年送人天末。

晕入寒烟,低摇细雨,点逗青山残雪。浮空万叶。

看垂似天绅,摺成湘箑。

水响菰蒲,柳梢飞过片云活。

扁舟浪游倦矣,算乘风素志,犹未休歇。

樯远针纤,绳横线乱,穿得离肠千结。河梁赋别。

但挂起斜阳,暮愁重叠。暝宿荒邮,带来江上月。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二)桅灯

乱樯丛立回塘静,轻悬碎珠千颗。

笛步潮生,瓜洲月上,浪阔天高星大。船头露坐。

讶列炬燃犀,焰腾江左。

睡醒骊龙,水中还认夜光堕。

笙歌旧时院落,闪金支宝盖,花影云破。

泪渍银盘,心焦画烛,换了篷窗灯火。莲垂万朵。

散点点寒芒,照人愁卧。剪蜡西窗,夜深应梦我。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三)芦花

枝枝叶叶萧萧响,荒汀暮寒时候。

映水成云,迎风化雪,色相似空还有。萍踪浪走。

问飞渡烟潮,折来能否。

未了尘根,扫花留做美人帚。

蒹葭霜信渐老,看搓晴弄雨,摇漾千亩。

蛱蝶秋魂,琵琶夜泪,月满浔阳江口。相逢病柳。

算舞絮光阴,一般消瘦。送尽离船,雁归人去后。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