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中元甲子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閒。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三秦大地的战争鲜血汇成了河流,边塞上黄沙弥漫,战马却无所事事。
只剩下疲惫的士兵填满渭河,再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事在商山发生。
昔日的田园淹没在战火之中,亲朋好友在刀光剑影中重逢。
心中充满惆怅,因为皇帝的车驾翠华仍未归来,眼泪只能空洒在剑身上,留下斑驳痕迹。

注释

三秦:指关中地区。
流血已成川:形容战争惨烈,鲜血汇成河流。
塞上:边塞。
黄云:黄沙弥漫。
战马閒:战马闲置,无人骑乘。
羸兵:疲弱的士兵。
填渭水:填满渭河两岸。
奇事出商山:意指惊人的事件或英雄事迹。
田园已没:田园被战火摧毁。
红尘内:指人间烟火,代指战争。
弟侄相逢:亲人相见。
白刃间:在刀剑相交的危险时刻。
翠华:古代皇帝的仪仗,这里指代皇帝。
未返:未归。
剑文斑:剑身上的斑点,可能象征岁月和战争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的悲惨景象和内心的深切哀伤。"三秦流血已成川",直观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生命的消逝,"塞上黄云战马閒"则勾勒出边疆战事频仍的画面。诗人通过"只有羸兵填渭水",表达了对残存士兵命运的哀悯,同时也暗示了一场战争后的凄凉局势。

接下来的"终无奇事出商山",则是诗人对于未来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认为再无大的变革或英雄事迹会在这个战乱频仍的地方发生。"田园已没红尘内"展示了战争对民众生活的破坏,而"弟侄相逢白刃间"则是对亲情关系在战乱中的悲剧描述。

最后两句"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回归的哀愁,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泪水。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悲哀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

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隗台。

惆怅报君无玉案,水天东望一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岐王宅

朱邸平台隔禁闱,贵游陈迹尚依稀。

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细长杨从猎归。

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

承平旧物惟君尽,犹写雕鞍伴六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投所思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

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

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浮生七十今三十,从此悽惶未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抚州别阮兵曹

雪晴天外见诸峰,幽轧行轮有去踪。

内史宅边今独恨,步兵厨畔旧相容。

十年别鬓疑朝镜,千里归心著晚钟。

若不他时更青眼,未知谁肯荐临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