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横吹意傥恍,江色摸胡迷背向。
刺舟开岸风掠耳,日莫归来说惊浪。
旋添榾柮火蒙密,堵立咨嗟罗少长。
碗楪铿然野炊熟,井税未输夜舂响。
少年信脚蹈忧患,几同蜑叟埋烟瘴。
归来闲散赎辛勤,老住江村无杂想。
梦回书几有青灯,鸡一再鸣布衾暖。
遥想老禅读此诗,应作掀髯笑拊掌。
不详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东风背立知谁家,扶头醉韵中流霞。
天涯也识洛阳面,露丛幽蕊生奇葩。
两翁赋诗皆妙语,读之令人欲仙去。
坐间亦著白发禅,胜游且愿追支许。
拥毳同看聊自娱,春归不肯略踟蹰。
解空勿忆南泉老,但言如梦不言无。
我读元侯诗,崄若过惊浪。
忽于旋涡中,溅雪涌千嶂。
又如曹征西,唾手缚袁尚。
又如花间春,熟视迷背向。
何从得此客,要是万夫望。
少年翰墨场,开口取卿相。
低摧牛刀中,轩特见雅量。
君看风月湖,自是无尽藏。
应手物华妙,纤秾见情状。
平生冥搜眼,已照鲍谢上。
自当走奇勋,岂止称师匠。
嗟余衰退者,那敢论辈行。
正如羊叔子,坚卧答陆抗。
诗成急雨来,扫尽层云障。
重惭无杰句,酬君语豪壮。
举手弄云泉,溅衣作跳波。
侧耳闻遗音,仰看幽鸟过。
两公作妙语,清绝类阴何。
气爽如南山,晴岚掩峨峨。
意快如落瀑,万仞崩银河。
秀如华林风,嫣然散微和。
而余独朴拙,欲登选佛科。
十年类马驹,镜谓砖可磨。
枫瘤或见取,此事古亦多。
噪吻成绮语,宁恤犯尸罗。
长沙解岭海,浩壤冠南楚。
岂止风物繁,山水亦清富。
然以余观之,两者未足数。
虽曰大藩地,要以多贤故。
元侯汝颍奇,家世工酌古。
朅来簿书中,见此廊庙具。
三年令小邑,野鹤剪翎羽。
侧脑望云汉,奋跃思远举。
忽闻除书至,当得赞天府。
婢仆想京华,一室哗儿女。
便觉驼铎声,吹帽黄尘路。
举首望绛阙,金碧碍云雨。
富贵来自天,车马气成雾。
遥知念旧游,笑与同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