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入我门来

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清尊满泛雄黄。

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

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

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

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

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

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

形式: 词牌: 送入我门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与文化氛围。开篇以“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渲染出节日的神秘与庄重,“清尊满泛雄黄”则展现了人们在这一天饮雄黄酒的传统习俗。接着,“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赞颂了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力。

“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描述了端午节恰逢农历五月五日,夜晚逐渐变长的情景,体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变化的诗意。而“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则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通过佩戴彩线、沐浴兰汤等习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祝福。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引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飞凫一时竞渡”描绘了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展现了端午节的欢乐气氛。接下来,“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转折,既是对屈原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当下欢乐氛围的肯定。

“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通过女子的装扮与自然景色的对比,展现了端午节女性角色的美丽与活力。最后,“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描绘了吃粽子、射箭等游戏活动的欢乐场景,体现了端午节的娱乐性和民众参与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祝愿的情感,是一幅生动的端午节风俗画卷。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记得逐龙舟,甚枝头、海榴花蕊,重开如簇。

绣户佳人擎彩线,艾索垂垂金屋。

再一度、兰汤早浴。

新样钗符双鬓满,听溪头、十里笙歌续。

解菰黍,连昌歜。灵均休向欧回哭。

喜今年、五丝楝叶,两番风俗。

料想骚魂千载下,波底不愁枵腹。

何须怨、龙潭蛟谷。

只有蟾蜍和蝎虎,恨羲和、置闰心何毒。

两月里,偏相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巫山一段云

雨洗江心镜,无阳午不端。暂将飞白扇盘桓。

榴大湿生寒。受水烹枭易,扬鞭躤柳难。

葵花向日示人看。祗是寸心丹。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金人捧露盘

孟秋天,将弦月,可怜宵。看银河、乌鹊填桥。

黄姑无赖,不容天女织鲛绡。

琼楼玉宇金风起,离恨初消。

笑人间,陈瓜果,求蛛网,望云霄。薛瑶英、连理花飘。

流星未坠,深闺争喜得蟏蛸。

庭中柳子多文藻,借景逍遥。

形式: 词牌: 金人捧露盘 押[萧]韵

离别难

历正巧弄牵牛。颁他两度离愁。叹痴人不解。

羡欢娱得再。那知今晓别,彩桥头。音信绝。银河阔。

平添几尺泪波流。双七夕。支机石。离别难。

霓裳比昔增寒。重奏于阗乐。频驾临风鹊。

曝衣乍展先乾。良会速。依然独。玉梭金镊暂盘桓。

形式: 词牌: 离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