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憩园探梅,柬次泉

款重门、玉尊初罢,疏香时度帘隙。

西阑一树垂垂发,消得何郎词笔。春正寂。

算剑外漂零,花与人俱客。孤云片石。

便梦到庭阴,有人应妒,羁思冷湘瑟。

年时事,负了苔边游屐。相思偏在故国。

忍寒一夜吹横玉,只有素娥曾识。忘不得。

是初渌轻烟,孤艇江南驿。东归甚日。

去七里溪光,画眉啼处,与子弄寒碧。

形式:

鉴赏

这首《摸鱼子·憩园探梅,柬次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描绘了一幅探梅赏景、怀旧思乡的画面。词的开篇以“款重门、玉尊初罢”起兴,暗示夜深人静,酒意微醒,诗人步入园中探梅。"疏香时度帘隙"则写出梅花香气透过帘幕,带来一丝清新。

接着,“西阑一树垂垂发”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仿佛能感受到何郎(何逊,南朝梁诗人)的文采。“春正寂”三字,渲染出春天的寂静,而词人感叹自己身处异乡,如同飘零的剑客和花朵,皆为过客。“孤云片石”象征孤独,梦中庭阴的景象更添离愁,让人联想到湘瑟的幽怨。

“年时事,负了苔边游屐”回忆往昔,惋惜未能尽情游赏苔径。接下来,“相思偏在故国”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夜晚寒风吹过,只有素娥(月宫仙女)能理解词人的孤寂。“忘不得”三字道出对江南美景的难以忘怀,尤其是那“初渌轻烟,孤艇江南驿”的画面。

结尾,“东归甚日”期盼归期,想象自己回到七里溪边,画眉鸟的啼声与寒碧相映,与友人共赏美景,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铃声

自江左甘郎归后。倦上征鞍,数声催又。

马色侵寒,雁声摇梦下孤堠。

月残风晓,呜咽到、萧萧柳。

败铎警虚檐,也似此、将停还骤。依旧。

曳惊沙落木,负了玉鞭垂手。

郎当自语,向零雨、剑门禁受。

莫更赋、曲里黄骢,怕听到、凄凉时候。

只断塔栖尘,一样霜中僝僽。

形式:

霓裳中序第一

孤蟾下倦驿。落尽江梅春是客。城上夜乌正寂。

渐星暗戍楼,烟沈荒碛。谁歌楚魄。

罢玉尊、肠断今夕。空凝望、峡门秋练,一道界寒白。

游历。柳边坊陌。有箔影、钗光似织。年年归计未得。

曲榭悬镫,小槛横笛。断云迷故国。

忍重问、传柑信息。君休叹、围炉儿女,尚守杜陵宅。

形式:

浣溪沙

一角西楼尽日阴。湿云如梦上青琴。

薄寒时候厌登临。

单舸来时前渡暝,细禽啼处落花深。

伤春伤别又而今。

形式:

高阳台

角断谯门,梧寒幕府,何郎重到销魂。

骑竹欢游,而今石老云昏。

堂前燕子无归处,渺难寻、旧日巢痕。

悄无言、吊月吟秋,不为闻猿。

百年富贵春婆梦,问黄鸡未唱,谁醒前尘。

宝玦珊瑚,争知少小王孙。

长携手地新烟换,奈当时、倦柳都髡。

共温存、岁晚江空,且倒清尊。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