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对其深邃道义的向往与探寻。首句“泰华端培塿,罗浮霄汉邻”以对比的手法,将罗浮山与泰华山相提并论,强调其地位之高,仿佛与天际相连。接着,“俯视云烟飞,冠盖摩星辰”则通过视觉和想象的结合,展现了罗浮山的雄伟与神秘,云烟在山间飘荡,仿佛与天上的冠盖(象征权贵)触手可及,星辰也似乎近在咫尺。
“凝神想至道,窈窕难具陈”表达了作者对罗浮山所蕴含的至高道义的深深向往,但这种道义的深奥与微妙,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最后,“未究访安期,伫立空逡巡”则是作者自述,表示自己尚未能深入探究罗浮山的奥秘,只能站在山下,空自徘徊,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期待交织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罗浮山的自然美景,更寄托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与道义探索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双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