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出斸苓暮采薇,白日忽落苍烟飞。
荷锸归来倚深竹,落花清露香人衣。
我家阿咸颇解事,提笼远自江城至。
肘后三千禁架方,囊中数卷轩辕记。
眼前孺子总纷纷,少年提领争如君。
何当共尔寻仙去,采药天台卧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爱自然与采药的隐士形象,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的隐士早晨挖茯苓,傍晚采摘蕨菜,白日西落时分,他扛着锄头在竹林旁休息,身上沾满了落花的清香。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肘后三千禁架方,囊中数卷轩辕记”,暗示了这位隐士不仅热爱自然,还对古代医学和道家文化有所涉猎,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他身边的小孩阿咸,远道而来陪伴他,说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共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这位隐士一同寻找仙人,采药于天台山,卧于白云之下的愿望,这不仅展现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隐逸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知识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不详
虽有西山乐,不能还少年。
虽有平原饮,不如独酌便。
东皋多收十斛秫,西谷粗营一亩廛。
床头压酒声涓涓,一酌一歌私自怜。
清风白云长作客,南山北山华满筵。
无须丝与竹,陶写自泠然。
渐少区中累,蹉跎岁暮天。
烟霞常引疾,犬马欲忘年。
山课松楸税,园收芋栗钱。
寥寥一生事,独立意翛然。
高城临巨浸,东望一登楼。
野树俱秋色,江云似水流。
三山无日到,五岳几时游。
便欲扬帆去,空波命小舟。
峡隐风惊急,山高屋更重。
奔云逐去鸟,飞电落长松。
响裂溪东壁,人传海上龙。
向来声稍定,一笑倚高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