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房

白鹤何年过海东,翩然飞落山之中。

只今鹤去几千载,惟有青山镇长在。

青山长在人民非,白鹤何如竟不归。

美人结屋山中住,朝对林霏暮岩雨。

它日松窗短梦惊,山中应有鹤来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白鹤山房》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描绘白鹤与青山的永恒对比,以及人世变迁的感慨,展现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美的融合。

首句“白鹤何年过海东,翩然飞落山之中”,以白鹤的神秘出没,引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观恒久不变的思考。白鹤的“何年”与“翩然飞落”,暗示了时间的无尽与生命的短暂,而“山之中”的静谧则为这种对比提供了背景。

接着,“只今鹤去几千载,惟有青山镇长在”,诗人将目光从白鹤转向青山,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白鹤的“鹤去”与青山的“镇长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稳定与人类历史的短暂。

“青山长在人民非,白鹤何如竟不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与人类的命运相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青山虽长在,但世间人事却不断更迭,白鹤是否还会归来,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美人结屋山中住,朝对林霏暮岩雨。它日松窗短梦惊,山中应有鹤来鸣”,诗人以“美人”居住山中,朝夕与自然共处的情景,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而“短梦惊”与“鹤来鸣”则预示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白鹤与青山的象征,以及人世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题

我从天上归,重到白鹤山。

青山宛如昔,白鹤何时还。

白鹤不还那足惜,美人一去长相隔。

茫茫瘴岭数千重,怅望旅魂归不得。

我欲临风歌大招,楚云湘水不胜遥。

相思有泪知多少,地老天荒恨未消。

形式: 古风

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潘夫子,辞雄成,好山入座双眸青。

一拳特立太古上,影落万丈之圆灵。

幽蒲叶绿弄晴旭,劲节默与吾心盟。

长飙卷沙云脚断,臞臞藓啬天无情。

孤花烨烨识者少,不与俗物同条生。

波心蟠根五蹙缩,直气射日凌沧瀛。

斜拖玉杖乘风行,目击意会忘其形。

崧高仙人在何许,齐州九点烟空横。

长林云散月皎皎,密树露滴天冥冥。

乃知造物有深巧,笑谈彷佛成珠庭。

清香一吸九窍洁,饱德不使饥肠鸣。

窗间娟娟晓凝翠,耳畔蓛蔌寒流声。

我闻长生有奇术,便宜寡欲遗尘缨。

我婴旧感浪作赋,种鱼细事空传经。

何如白头梅子贞,饮芳嚼秀三千龄。

眇观寰海一杯小,半夜梦落青云城。

我言虽狂有至理,世人闻此猜而惊。

潘夫子,心和平,肤腴貌古神尤清。

逍遥谷中住未夕,药囊到处留馀馨。

潘夫子,不可轻。

江山一揽万里足,孰谓智者无完名。

形式: 古风

山月轩

九山有月明如镜,月色山光互辉映。

君家故业隐山中,几度独吟秋夜静。

夜静山谷月倍明,看山对月有馀情。

一轮艳彩河边树,数点螺鬟天际青。

自从来作京华客,何处却看山月色。

凤凰台下晚春时,石头城畔凉秋夕。

新月还同旧月华,故山回首是天涯。

但喜人生逢赏事,那知明月落谁家。

知君名纪神仙阙,桂子含香待攀折。

行看直舍伫花阴,未许还山重对月。

形式: 古风

送张文琮之官新城

先生家本东州住,蚤岁才名人共许。

十年再易广文毡,两邑英才沾化雨。

忽报慈亲与世违,高堂洒泪脱斑衣。

宿草荒原零露夕,寸心方忆报春晖。

徵书遥自天边降,野鹤閒猿徒怅望。

待漏初趋金马门,看花还入乌衣巷。

相逢共向凤城春,正值青青柳色新。

长干道上春衫薄,卓女垆头绿酒醇。

君将出宰新城去,送别城阴遇朝雨。

座中唱彻渭城歌,江草江花总愁绪。

论交何必须故人,昔闻倾盖即情亲。

为君暂绾离帆住,我有中心欲具陈。

知君本是岩廊器,下邑割鸡才小试。

中朝藻鉴岂终遗,行见青云当立致。

闻说新城?建昌,近来民物颇凋伤。

更欲烦君下车日,好将宽政恤逃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