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范蠡五湖收远迹,管宁沧海寄馀生。
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对古人范蠡和管宁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风波所引起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有仁心却不敢于行事的人们的同情。全诗语言简洁而深邃,寓意丰富。
“范蠡五湖收远迹”,这里的“范蠡”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范蠡,他曾经隐居在五湖(即太湖)之滨,以逃避世俗的纷争。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管宁沧海寄馀生”,管宁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以清高自守著称。这句诗借用管宁名字,意指将自己的一生交付给那广阔无垠的大海(即自然),寄托着余下的生命。这里的“馀生”暗示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
接着,“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诗人深刻地指出了现实社会充满了风波和邪恶,而那些最具仁心与智慧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于行动。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以及对那些有识之士不能施展才华的惋惜。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世故纷纷漫白头,欲寻归路更迟留。
钟山北绕无穷水,散发何时一钓舟。
东冈岁晚一登临,共望长河映远林。
万窍怒呺风丧我,千波竞涌水无心。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南涧夕阳烟自起,西山漠漠有无中。
荷叶初开笋渐抽,东陂南荡正堪游。
无端垄上翛翛麦,横起寒风占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