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见素林公撰至乐楼记用其旧见寄韵

草阁难招花外车,但从落日见樵渔。

庭心有橘谁为颂,墙角多蕉可学书。

农事未谙犹砚食,仙丹须炼且楼居。

山房乞取坡翁记,奎璧光华夜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费宏所作,名为《谢见素林公撰至乐楼记用其旧见寄韵》。费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草阁难招花外车,但从落日见樵渔。”开篇即以“草阁”、“花外车”、“落日”、“樵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草阁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环境,花外车则暗示了外界的纷扰难以触及,而落日与樵渔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宁静、悠然的意境。

颔联“庭心有橘谁为颂,墙角多蕉可学书。”转而聚焦于庭院内的景致,橘树与芭蕉成为诗人精神寄托的对象。橘树的果实象征着丰收与吉祥,而芭蕉则以其繁茂的叶片,寓意着知识与学问的丰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

颈联“农事未谙犹砚食,仙丹须炼且楼居。”这一联通过对比农事与楼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农事未谙,意味着对耕作的生疏,而砚食则是指以读书为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仙丹须炼,则是借用修仙的比喻,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楼居则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生活状态。

尾联“山房乞取坡翁记,奎璧光华夜有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轼(坡翁)作品的敬仰,并希望在夜晚的宁静中,能够感受到苏轼作品中蕴含的智慧与光芒。奎璧光华,常用来形容文采斐然,这里借以表达对文学艺术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知识、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0)

费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园杂兴回文用弋阳令杨云凤韵(其一)

苔垣写遍几行斜,癖句多愁鸟与花。

梅云路残销屐蜡,竹风吟罢岸巾纱。

灰燃夜鼎翻汤蟹,日射晨窗缀室蜗。

开眼醉馀诗兴遣,雷喧过耳厌声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田园杂兴回文用弋阳令杨云凤韵(其二)

游春晚兴适西庄,砚涤深池墨渍香。

麰野杂花间倚杖,竹园分笋嫩盈筐。

畴平遍插秧丛绿,雨苦嫌多水潦黄。

幽静每谈农甚乐,悠怀远慕上歌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閒中和见素旧寄韵

安步真应可当车,不妨踪迹混耕渔。

风前细撚花枝嗅,霜后閒将柿叶书。

陶叟白莲难入社,杜陵赤甲可迁居。

欲消长日惟诗酒,饮兴吟情颇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南郊分献仍得东字

牲帛分方礼数同,石坛高峙帝丘东。

人传碧海无波久,我觉神仙有路通。

老柏阴深低印月,祥烟缭绕远随风。

频年趋走承恩地,感极深惭赋未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