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皇皇问津者,藐藐耦耕人。
不识吾夫子,宁非古逸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于他的《杂咏一百首》中。这首诗的第三十二首,名为“沮溺”。从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当世之人的失望。
"皇皇问津者,藐藐耦耕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古代贤士问道于河津之景象。"皇皇"形容的是那些高贵、尊严的求学之人,他们在河边询问渡口,象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寻。而后面的"藐藐耦耕人"则是对这些人的描写,他们勤勉而不懈怠,就像是农夫耕作土地一样。
接下来的两句"不识吾夫子,宁非古逸民。" 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代人不识先贤的失望之情。"不识吾夫子"直接点出了孔子的尊称,表明这位圣贤在当时被忽视。最后一句"宁非古逸民"则是对比之语,暗示现代之人与古代贤士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抒发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怀念和对当下世态的批判。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武帝有荒志,终童无远谋。
长缨自系耳,莫系越王头。
不待精神契,惟凭颊舌求。
莫年荐燕客,差胜似穰侯。
焦子如天胆,秦王似屋嗔。
如何刀机上,活得解衣人。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
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