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飞虹

两岸通衢处,长虹跨碧溪。

游人多杖屦,行客半轮蹄。

芳草渡头没,绿杨津口迷。

当年曾过此,柱上忆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时期江南水乡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通道与飞虹的壮丽景象,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痕迹。

首联“两岸通衢处,长虹跨碧溪”开篇即以“通衢”与“长虹”为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连接两岸的宽阔道路与横跨碧绿溪流的壮观桥梁之中,营造出一种宏伟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游人多杖屦,行客半轮蹄”则转向对人物活动的描绘,游人们手持拐杖或穿着木屐漫步于路上,行客们则骑马或乘着车轮缓缓前行,这一动态的场景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体现了不同人群在这一路径上的活动状态。

颈联“芳草渡头没,绿杨津口迷”进一步渲染了路途周围的自然景观。渡头被茂盛的芳草覆盖,难以辨认,而渡口两旁的绿杨树则仿佛引领着行人迷失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旅途的神秘与探索的乐趣。

尾联“当年曾过此,柱上忆留题”则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点明了这条通道的历史痕迹。诗人回想自己曾经经过此处,并在某根柱子上留下了题字,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气息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收录诗词(26)

张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南轩

楼榭烟霄迥,松篁苍翠深。

攀缘聊脱屣,谈笑且开襟。

贝叶翻声细,昙花布影阴。

如何人境外,便自有双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泊黄塘怀黄二昌

孤舟风雨夜漫漫,曲曲河流到处滩。

天上功名频积梦,客中衾枕易生寒。

霜明岸芷花偏白,露下江枫叶渐丹。

最是怀君无处著,鸡声篷底五更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东溪

地僻嵎夷绝世纷,溪流门外带朝曛。

平临天汉参差见,西望瑶池远近分。

鹿女下时苔有迹,鲛人潜处水生纹。

知君悟得幽栖意,闲对沧浪学卧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棋窗琴趣

梅花窗下理桐君,静几名香手自焚。

雁叫汀寒秋已半,乌啼霜落夜初分。

愁怜鲁谷兰依草,兴入潇湘水接云。

更想鱼龙相许处,月明江白共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