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首(其九)

结发业坟典,志尚希古人。

区区守章句,坎壈愧此身。

洙泗道已远,伊洛行复湮。

岁月不我与,五十恐无闻。

君子贵达道,志士斯求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经典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结发业坟典,志尚希古人”表明诗人自幼便投身于学习古代典籍,心向古人,追求高远的学问境界。接着,“区区守章句,坎壈愧此身”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坚守着文字的条理,但因人生道路坎坷,内心感到惭愧,暗示了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洙泗道已远,伊洛行复湮”两句,运用了洙泗(孔子讲学之地)和伊洛(儒家文化中心)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渐行渐远的忧虑,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最后,“岁月不我与,五十恐无闻”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担心自己年过半百仍未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名声不显。

“君子贵达道,志士斯求仁”两句,诗人以君子和志士自许,强调了通达大道和追求仁德的重要性,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人生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十首(其十)

天地大无外,伊人处其中。

寸心具万善,上帝所降衷。

胡为汨利欲,扰扰昧始终。

修名不早立,甘与草木同。

圣贤亦何人,令德垂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杂诗四首(其一)

叔孙制朝仪,高论倾汉庭。

绵蕞习野外,礼乐何由兴。

东鲁致诸儒,两生独不行。

岂不达时变,阿世非人情。

周公昔制作,乃待治化成。

用舍固有命,出处良不轻。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二)

昔有汉阴叟,抱瓮日灌畦。

凿隧入古井,功寡力巳疲。

桔槔暂俯仰,薄之乃不为。

区区叔世事,有械皆危机。

斯人不可作,吾将谁与归。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三)

翟公罢庭尉,宾客如晨星。

一旦复拜官,夹道相逢迎。

署门亦颇隘,外物何重轻。

四序更代谢,日月有亏盈。

天运且如此,况复时世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