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二首(其一)

关山片月迥含秋,万古长悬青海头。

愁杀清光照沙碛,秦时白骨未曾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七政的《关山月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凄凉景象。"关山片月迥含秋",开篇即以月光映照关山,展现出辽阔而寂寥的秋意,月色如片,遥远而明亮。"万古长悬青海头"进一步强调了月的永恒与边疆的久远,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痕迹。

"愁杀清光照沙碛",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表达出月光洒在荒芜的沙碛上,仿佛也在为无尽的战骨和哀愁而悲愁。"秦时白骨未曾收"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点出这些白骨是古代秦朝时期遗留至今,仍未被埋葬,令人触目惊心,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沉痛记忆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哀伤与永恒的警示。

收录诗词(10)

孙七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关山月二首(其二)

古塞萧萧白草腓,汉家营里月光辉。

可怜空学蛾眉影,夜夜关山照铁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玉关怨

紫塞黄云万里间,征夫一望总潸潸。

今古沙场惟白骨,几人生入玉门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致道观七星桧

琳官何岧峣,爽气凌青苍。

中有古桧树,传植自萧梁。

岁远四树存,如斗酌天浆。

东株耸而老,庆历补其亡。

中株丽琼坛,少日嬉其旁。

蘖动手可撼,铁柱锁蛟猖。

今已剪不遗,彼蚩盗其香。

两株在东南,偃盖覆修廊。

攒枝细而密,叶聚如针芒。

拥挺析三本,纠结连肺肠。

龙也方出海,挟以子母将。

两株在西南,赤立肤无霜。

偃蹇捎殿角,督力示坚强。

龙也得云雾,攫鹜不复翔。

六子莫囚锁,帝招遣巫阳。

北株最怪异,不与群木行。

质干尽屈铁,夭矫互低昂。

辨叶知乃树,寻柯惑其方。

众视兴怪叹,应接不得遑。

乍疑古蚩尤,蓄力抗轩黄。

拓臂运五兵,有徒实跳踉。

劲者弩脱栝,弯者弧方张。

横者夺槊舞,竖者操矛锵。

何乃大小柯,廉脊如斧螳。

怒虬拔山出,隐雾势腾骧。

理断一丝续,肤削流乳肪。

我语非强聒,细视乃知祥。

四桧皆左纽,玉晨远相望。

霁晴亦惨黯,昏黑常晶光。

仙真护诃久,山鬼凭藉长。

至今空翠表,剑佩时将将。

蜀庙青铜柏,涿郡羽葆桑。

图经俨封殖,况我桑梓乡。

入景星月夜,清唳彻虚皇。

移酒与桧饮,风露袭绡裳。

石田写东树,高词振琳琅。

遗墨付好事,烟姿涨云房。

我诗费摹写,传之起诪张。

录诗冠巨图,尚与桧作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雷殿画壁

艺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笔端具天人,难以茫昧拟。

致道古仙都,山水丽清美。

雷宫设像画,种种尽其技。

画得宋名手,善造天神鬼。

淳古出遒逸,意态得深旨。

左壁挟风云,沙砾卷空起。

有神操火具,怒目流狞视。

当其焰所及,妖窟荡无址。

右壁已淋落,云气来纚纚。

似闻轰雷车,不及掩其耳。

南壁云骖驔,霆旌建旗鼓。

有神被介胄,躯伟髯奋紫。

执殳见真宰,如以职备使。

北壁当晦冥,相去不辨咫。

有神手天瓢,九龙运其水。

势欲翻九河,雷伯鼓未已。

社神走阗阗,恐惧违詈棰。

白旆扬云表,奉令察臧否。

灵祠本清肃,长夏颡无泚。

入门见壁画,鲜不生战葸。

假令革其顽,像教良有以。

邑史有朱生,运笔妙莫齿。

吮豪追其踪,三叹逊前轨。

道玄貌冥狱,施帛日云委。

惟以神妙故,归命杂悲喜。

岁月如水流,艺学日零圯。

君看郭恕先,画妙托仙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