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题僧壁即事

天地收功固欲全,朝廷恩惠岂容偏。

饥羸大众粟不足,县令胡颜入俸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官民不均的问题,表达了对官府贪腐和朝廷政策执行不公的批评。诗人韦骧通过对比朝廷的恩惠与地方官员的实际作为,揭示了底层民众生活困苦与官员享受俸禄之间的鲜明反差。

首句“天地收功固欲全”可能暗含着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秩序完整性的追求。然而,紧接着的“朝廷恩惠岂容偏”则直接指向了社会不公的问题,强调朝廷的恩惠不应被地方官员所偏私,应公平惠及全体民众。

“饥羸大众粟不足”描绘了一幅百姓因粮食短缺而饥饿不堪的画面,凸显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这不仅是对物质匮乏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分配不均的隐喻。

最后一句“县令胡颜入俸钱”直指问题的核心——官员的腐败。县令在百姓饱受饥寒之时,却依然心安理得地领取俸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伦理,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宋代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和官员腐败现象,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忧虑和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潘通甫中春即事

杂花交错裹楼台,二月向残三月来。

尘迹遇时随分乐,酒樽逢景等閒开。

幽禽有意名相唤,飞絮无情舞自回。

游览莫为频数厌,逡巡便举送春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季春初牡丹花

绕栏矜赏日千回,赋咏惭无卓荦才。

天意似嫌群卉杂,花王留在晚春开。

曾经唐苑声歌后,不是隋园剪綵来。

安用繁言警耽惑,爱奇能有几人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暮春对景书怀

一番新雨洗楼台,何处红芳不烂开。

春色渐随流水去,薰风还入弄琴来。

梁巢戢戢鸣雏燕,林叶阴阴覆老梅。

遇景乘时须自适,江头每到日西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晚春雨霁

油云卷尽晓天明,风色融和日色轻。

著处馀花知有命,一番绵雨喜初晴。

园林经润春难老,庭馆无尘气转清。

谁道东君忘所属,此时于物特垂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