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赞

不作樵夫作碓夫,只将脚力验精粗。

知佗踏著踏不著,和米和糠到钵盂。

形式: 押[虞]韵

翻译

不做樵夫做碓夫,只用双脚来检验精细。
知道它踏得实不实,混合着米和糠倒入了钵盂中。

注释

樵夫:打柴的人。
碓夫:舂米的人,使用碓(舂米工具)的工作。
脚力:脚下的力量或耐力。
精粗:精细程度,这里指粮食的质量。
佗:它,指代前面的‘脚力’。
踏著踏不著:踩实或踩空。
和米和糠:混合米和糠。
钵盂:古代盛放食物或液体的器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了惠所作的《六祖赞》中的片段,它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舂米工人的形象。"不作樵夫作碓夫",诗人选择了一个平凡的碓夫角色,暗示其追求平凡生活中的禅意。"只将脚力验精粗",通过日常劳作的力气来检验事物的精细与粗糙,体现了禅宗实践中的直观体验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

"知佗踏著踏不著",这里的"佗"可能指的是磨石或舂米的动作,表达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寻找真理的不易,既要用力踩实,又需保持警觉,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和米和糠到钵盂",将米和糠混在一起,象征着生活的混杂与修行者的包容,即使是粗细不分,也能在其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于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禅宗注重实践和体验,以及在世俗生活中寻求超越的精神。

收录诗词(193)

释了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宗嗜蛤蜊

螺师蚌蛤类,大唐天子心。

嗜好即深信,南无观世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木翁

不知天地是同根,到老全无刀斧痕。

结得同行个上座,夜来扶过落花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古帆

海变桑田数莫穷,几回高挂逆流中。

自从一饱清风后,船上时时有散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四宗风赞

松根石上柳阴边,三个痴顽一个颠。

总道系蛇如伏虎,不知跨犊似乘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