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问

友人问我山居乐,第一读书松竹林。

世上万缘都不到,时时证入圣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以读书为乐的生活状态。首句“友人问我山居乐”,开门见山地引出话题,通过友人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态度和感受。次句“第一读书松竹林”点明了诗人的主要乐趣在于山林中的阅读,将自然环境与个人精神追求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后两句“世上万缘都不到,时时证入圣贤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强调在山居生活中,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他能够静心读书,不断深入理解圣贤的思想,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智慧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与古代圣贤相契合,达到了某种心灵上的共鸣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友人的提问引出主题,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与书籍中寻求精神慰藉和智慧提升的心境。诗中流露出的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倾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

许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友园居(其一)

风物翛然在竹林,颠毛未许晓霜侵。

已忘胜负还看弈,为薄才华欲废吟。

说剑碎琴年少气,种松爱菊岁寒心。

公孙荐达非吾事,肯使红尘点素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友园居(其二)

徙宅还同鸟易柯,闲园望里足烟萝。

青藤白袷时还往,张丈殷兄共啸歌。

野狖窥人来渐熟,山云湿径扫偏多。

期君采药铜官路,曳杖携筐入涧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崖碑

明皇昔日侈东封,千乘万骑纷云从。

超然意象小秦汉,七十二代思兼容。

金泥玉检著符瑞,江茅鄗黍昭虔供。

礼成大祀颂声作,鸿文典诰铿钟镛。

天章神笔纵挥洒,鸾飘凤泊翔游龙。

磨崖深刻纪岁月,万古照耀天门东。

是时国家正全盛,地大物阜民和丰。

庙堂宴安渐鸠毒,玉鱼绣褓酣深宫。

侈心一开蠹随入,九庙俄顷飞灰红。

淋铃蜀道驰万里,百神不救尘埃蒙。

徒存兹碑峙巀嶪,雨蚀藓剥云烟中。

牧儿野火烧不得,至今椎拓传遗踪。

吴郎嗜古得此本,世守什袭装池工。

高斋招我共销夏,披襟展玩清宵同。

规连珠树矩折玉,墨彩腾上光熊熊。

手摹口诵极赞赏,忽忆往事心神忡。

《中兴》反正颂神武,亦有巨刻磨巃嵷。

盛衰治乱互倚伏,鉴戒实可垂无穷。

殷忧启运满致覆,此理自古关昭聋。

开天已远代几易,犹留宝刻珍书丛。

摩挲掩卷三叹息,人君莫漫夸丰功。

形式: 古风

钤山行

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

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

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

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

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

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

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

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

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