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堂(其二)

铃阁文书得少休,故将湖水慁清眸。

似从天姥逡巡坐,拟放仙槎自在流。

具眼不随千派转,此身元并一沤浮。

羌谁戏墨通三昧,信是人间万法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观澜堂静坐时的心境和所见。"铃阁文书得少休,故将湖水慁清眸"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将目光投向湖面,感受着湖水的清澈。此处“铃阁”指的是高楼或雅集之所,“文书”可能是指诗人平时阅读的文献或书信,得以少许休息,即在这宁静的场所稍作停留。"故将湖水慁清眸"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易于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

"似从天姥逡巡坐,拟放仙槎自在流"一句,诗人似乎觉得自己仿佛坐在天上的宫殿中,悠然自得,就像要把仙槎(一种神话中的植物)随意地放在水中任其漂流。这里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境界。

"具眼不随千派转,此身元并一沤浮"表明诗人的目光和思绪不随着外界的变迁而动摇,自己的身体仿佛与那湖水浑然一体,不为波涛所影响。这里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最后两句"羌谁戏墨通三昧,信是人间万法俦"则是在提问在这样一个超脱尘世的地方,是谁在用墨水进行创作?而“信是人间万法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宁静和创造的珍视,它如同人间所有法则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观澜堂中获得的心灵平静与艺术灵感,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长滩

尾劄泥涂贱此身,手提鸡肋恋虚名。

芦花伴我头俱白,山色迎秋意转清。

沙软马留金袅印,雁归滩列水犀兵。

尚能趁得黄花酒,听取东篱笑语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冯十夜饮见烛花有作

世事不知浑井底,巴音犹在已天涯。

攻愁有酒杯吹浪,报喜非春烛自花。

贾谊长才空赋鵩,东陵馀地欲栽瓜。

诏书许逐阳和至,宁乞西山度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永安院

山暗云垂地,溪回树倒流。

诗随梅冷落,梦入鸟钩辀。

欲住无佳致,重来即旧游。

村眉攒八字,已解作春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江游灵泉寺

徐卿才力已无双,几日飞书约渡江。

岸石有纹欺锦绣,野芦无数认旌幢。

酒投渤澥难招偶,诗筑长城欲受降。

玉麈清谈更通昔,定容寒月半侵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