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太保金公(其一)》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是对已故太保金公的深切悼念。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金公生前的卓越贡献与高尚品德。
首联“台星夜陨哲人萎,哀动朝绅泪暗垂。”以“台星”比喻金公的崇高地位,用“夜陨”和“哲人萎”形象地表达了金公逝世的消息对朝野的震动,以及人们对他的哀痛之情。这里的“哀动朝绅泪暗垂”更是将哀思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颔联“补衮每闻禆圣治,安边频见董王师。”赞扬了金公在国家治理和边疆安宁方面的功绩。其中,“补衮”原指修补帝王的袍服,这里借指金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禆圣治”意为辅佐圣君治理国家;“安边”则体现了金公在维护边疆稳定方面的努力;“董王师”则是指金公作为军事统帅的显赫身份。这两句诗高度概括了金公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
颈联“堂堂遗像归图画,赫赫元勋照鼎彝。”进一步赞美了金公的英名永存。通过“堂堂遗像”和“赫赫元勋”的描述,不仅表现了金公的威严与功勋,也暗示了他的形象将被永久铭记于历史之中,如同“鼎彝”上的铭文一般,世代流传。
尾联“千载芳名知不朽,何须更索说之碑。”表达了对金公千古留名的肯定,认为无需再寻找碑文来记录他的事迹,因为他的名声已经超越了文字,成为永恒的记忆。这一句既是对金公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后世传颂其功绩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金公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品质和历史功绩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