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步至东村

八月风吹粳稻香,九月荞熟天始霜。

男耕女馌常满野,宿麦覆块皆苍苍。

丰年比屋喜迎客,花底何曾酒杯迮。

家人但觅浩歌声,不在东阡在南陌。

形式: 古风

翻译

八月的风带来了稻谷的香气,九月荞麦成熟,天空开始降下初霜。
男人耕地女人送饭,田野上总是人头攒动,连去年的麦茬也覆盖着一层白霜。
丰收之年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迎接客人,花丛中哪里还顾得上小酌一杯呢。
家人只愿寻找那激昂的歌声,欢乐并不只在东边的小径,也在南边的田陌。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
粳稻:一种黏性较大的稻米。
霜:初霜。
男耕:男人耕田。
女馌:女人送饭。
宿麦:过冬的麦子。
比屋:家家户户。
迮:狭窄,这里指饮酒少。
浩歌:大声唱歌。
东阡:东边的小路。
南陌:南边的田间小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初冬时节的景象。"八月风吹粳稻香"写出了秋季稻谷丰收的香气四溢,"九月荞熟天始霜"则点明了天气逐渐转凉,荞麦成熟。"男耕女馌常满野"展现了农忙时男女老少共同劳作的场景,"宿麦覆块皆苍苍"则描绘了连片的麦田覆盖着青霜,显示出秋收冬藏的宁静。

"丰年比屋喜迎客"表达了农民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他们热情好客,"花底何曾酒杯迮"暗示了乡间宴饮的欢乐气氛。最后两句"家人但觅浩歌声,不在东阡在南陌",强调了村民们在庆祝丰收时,更注重的是歌声与欢乐,而非特定的地方,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和人情的浓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初冬时节的丰收景象和淳朴民风,富有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意。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初冬野兴

关北关南霜露寒,瀼东瀼西山谷盘。

簟纹细细吹残水,鼋背时时出小滩。

衰发病来无复绿,寸心老去尚如丹。

逆胡未灭时多事,却为无才得少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初归杂咏七首(其三)

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

软炊香甑桃花饭,浅酌清尊竹叶醅。

平地本知多陷阱,群儿随处觅梯媒。

旷怀只待秋风起,十丈蒲帆海上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初归杂咏七首(其二)

齿豁头童尽耐嘲,即今烂饭用匙抄。

朱门漫设千杯酒,青壁宁无一把茅。

偶尔作官羞问马,颓然对客但称猫。

此身定向山中死,不用磨钱掷卦爻。

形式: 七言律诗

初归杂咏七首(其五)

窗下初收剥啄棋,疏帘窣地昼阴移。

下岩石润挥毫后,正焙茶香落硙时。

癃老入朝元是错,期年决去已为迟。

天公赋予谁能测,只吝功名不吝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