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末上开山师最劳,栽松种竹意何高。
舟横断岸无人识,几度因风弄海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珍禅师的僧侣在焦山上劳心劳力,致力于栽植松树和竹子,其高尚的情操与深远的志向跃然纸上。诗中通过“末上开山师最劳”一句,点明了珍禅师在开辟新山时的辛勤付出,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
接着,“栽松种竹意何高”一句,进一步揭示了珍禅师的心境与追求。松竹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之德,此处用以形容珍禅师的志向,既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也暗示了他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舟横断岸无人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高的画面,珍禅师独自一人,或许是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几度因风弄海涛”则以海浪的起伏象征着生活的波折与变化,珍禅师却能随风起舞,展现出其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珍禅师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不详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一著天衣无缝袄,平常话语暖如春。
山蔬纸帐家风在,谁是当年听法人。
水翻千偈亦轻酬,一笑瓯峰万事休。
今古碧桃湾底路,几多风月属渔舟。
南山拾得劫初铃,乡曲谁人会此声。
拨转海门关棙子,云楼月殿一时成。
雪眉岩顶鹤精神,淡薄家风世少邻。
明月芦花藏不得,老来重跨铁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