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韵谢提举苏道山

手种梧桐一百围,天生鸾凤翳朝晖。

西南人物惟公在,汝颍风流祇涕挥。

纵有诗筒怜苦李,岂无药裹要当归。

黑头未用黄金印,且与斯民共瘠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亲手种植的梧桐树已有一百围粗大,天生的凤凰被早晨的光辉遮蔽。
西南地区的杰出人才只有你在,汝水颍水间的风流人物只能让你我涕泪挥洒。
即使有诗筒表达对你的怜悯,如同苦李般清苦,但怎能没有药包期待你归来。
不必急于求成,还未用上黄金印章,暂且与百姓同甘共苦。

注释

手种:亲手种植。
梧桐:一种高大树木。
一百围:形容非常粗大。
天生:自然生成。
鸾凤:凤凰,象征高贵。
翳:遮蔽。
西南人物:指代人才。
惟公在:只有你在。
汝颍:汝水和颍水,地区名。
风流:才情出众。
涕挥:流泪表示敬仰或惋惜。
诗筒:古代文人用来传递诗文的筒子,此处比喻。
苦李:比喻清苦的人。
药裹:包裹药物,此处可能象征疗愈。
要当归:期待回归。
黑头:指人未老时。
黄金印:象征权力和地位。
斯民:这里的人民。
共瘠肥:共同经历困苦和富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以梧桐和鸾凤为象征,表达了对友人苏道山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美。"手种梧桐一百围"描绘了苏道山的高尚品格,如同梧桐般茁壮成长,荫蔽他人;"天生鸾凤翳朝晖"则象征他的才情出众,如同凤凰遮蔽了早晨的阳光。

"西南人物惟公在","西南"泛指偏远地区,言苏道山在地方仍有影响力,受到人们的尊敬。"汝颖风流祇涕挥","汝颖"指苏道山的故乡,"风流"形容其文采风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他家乡文化的怀念和对其离去的惋惜之情。

"纵有诗筒怜苦李,岂无药裹要当归",诗人以苦李和药裹比喻苏道山的诗才和责任感,希望他能归来,继续为百姓谋福利。"黑头未用黄金印","黑头"指年少有为,"黄金印"象征权位,诗人说苏道山不必急于追求高位,而应先关注民生。

最后,"且与斯民共瘠肥",诗人呼吁苏道山与人民同甘共苦,体现了深厚的民生关怀和对友人的高尚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富有哲理,展现了释宝昙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杨绵州韵二首(其二)

我自吴头楚尾来,射工一见故相猜。

文书已作牛腰束,阊阖仍须燕尾开。

江近危楼才咫尺,眼悬落日殆千回。

名成莫讶归来早,要学峨嵋翠作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杨绵州韵二首(其一)

夜潮明日浙东西,故国征鸿各自归。

白璧一双唯我在,行年六十似公希。

人生自是专城贵,道眼何曾与世违。

剩种春风付桃李,等闲人共惜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李太博书羽扇亭二首(其一)

不许屏间著妓围,却容半坐对斜晖。

官馀战马浑无用,雨扼边云故一挥。

诗入邛崃应更险,身如杜宇肯忘归。

殷勤沥酒苍波外,罢点驼酥斫蟹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李太博书羽扇亭二首(其二)

艰难当不减腰围,过尽瞿塘几夕晖。

万里江山劳疾置,一番书札枉亲挥。

尘埃好却西风扇,行李仍从北道归。

底处最关天下事,秋来马不龁民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