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谒延平郡王祠

长松盘空瘦蛟舞,败叶飒飒如秋雨。

红墙一角暮云平,郑王祠宇昭千古。

圣代褒封祀典崇,鼎新庙貌极穹窿。

易名忠节辉青史,俎豆春秋拜下风。

太息前朝丁季造,只身欲挽狂澜倒。

雄心虽说效扶馀,比似田横栖海岛。

焚罢蓝衫换战衣,鲸鱼到处碧波飞。

滇南犹有嗣君在,闽事无成涕几挥。

厦金两屿全师抗,舳舻千里谋北向。

三军齐唱望江南,未许香焚孝陵上。

九皋航海往来频,正朔犹存天祐春。

退步洪荒开世界,天心亦似爱孤臣。

相从文武多俊杰,馀生草裹苌弘血。

返日挥戈恨未能,幕府西台泪悽咽。

由来烈母有奇儿,庭下寒梅挺古姿。

可惜将星旋告霣,渡河宗泽恨终垂。

大厦已倾支不得,长耳草鸡谶群识。

窜身耻作陈宜中,力战何殊李定国。

古木荒凉噪暮鸦,寺称海会几年华。

杜鹃血染王孙草,精卫冤含帝子花。

记室麟鸿绝命词,舍人苜宿大哀赋。

零丁洋里叹零丁,吮毫欲续文山句。

人生忠孝本难全,移孝作忠可与权。

瞿张所处堪伯仲,文肃吁恳荩疏传。

同甫气豪有健笔,楹联字字胸臆出。

我今瞻拜荐馨香,采风簪笔纪其实。

辟地擎天伟绩彰,葵倾私慕民难忘。

怒涛犹作灵胥恨,多少诗人吊夕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延平郡王祠的拜谒之情,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延平郡王英勇事迹的追忆。

首句“长松盘空瘦蛟舞”,以松树和蛟龙的形象,象征延平郡王的坚韧不拔和英勇精神。接着,“败叶飒飒如秋雨”则通过落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引出对历史的追思。

“红墙一角暮云平,郑王祠宇昭千古”两句,点明了祠宇的位置和庄严,强调了延平郡王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接下来,“圣代褒封祀典崇,鼎新庙貌极穹窿”赞扬了朝廷对他的尊崇与纪念,以及祠宇的宏伟壮观。

“易名忠节辉青史,俎豆春秋拜下风”表达了对延平郡王忠诚节操的高度评价,以及后世对其的敬仰。随后,“太息前朝丁季造,只身欲挽狂澜倒”则流露出对前朝英雄的惋惜与敬佩,他们虽力挽狂澜却未能成功。

“雄心虽说效扶馀,比似田横栖海岛”将延平郡王与历史上的其他英雄进行对比,突出其英勇与坚韧。接下来,“焚罢蓝衫换战衣,鲸鱼到处碧波飞”描述了他为国捐躯的壮举,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滇南犹有嗣君在,闽事无成涕几挥”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随后,“厦金两屿全师抗,舳舻千里谋北向”展现了他对抗外敌的决心和行动。

“三军齐唱望江南,未许香焚孝陵上”体现了他对家乡和家族的深情,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接下来,“九皋航海往来频,正朔犹存天祐春”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和平的渴望。

“退步洪荒开世界,天心亦似爱孤臣”赞美了延平郡王的远见卓识和高尚情操。最后,“相从文武多俊杰,余生草裹苌弘血”、“由来烈母有奇儿,庭下寒梅挺古姿”等诗句,进一步歌颂了他的英雄事迹和家庭背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也有对国家统一和民族精神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1)

蔡国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延平王祠题壁(其一)

生标忠节殁为神,瀚海风涛百战身。

祖训一篇和泪读,田横岛上泣孤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延平王祠题壁(其二)

跨浪鲸鱼盖世雄,寒榕祠外尚吟龙。

廿年正朔存天复,招抚甘辞爵上公。

形式: 七言绝句

延平王祠题壁(其三)

滇池浙水纠同盟,痛哭神州一日倾。

直向东南争半壁,楼船海上任纵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延平王祠题壁(其四)

天意从难一旅兴,鲲鯓无复海波腾。

参军梦蝶名园在,也有诗人杜少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